大限面九旬,小面限七日。
粗中有细,细中有密。
密密无间,纖尘不立。
正恁麽时,银山面壁。
进则无门,退之则失。
如堕万丈深坑。
四面悬崖荆棘。
切须猛烈英雄,直要翻身跳出。
若还一念迟疑,佛亦救你不得。
此是最上玄门,普请大家著力。
山僧虽则不面闲非,越例与诸人通个消息。
表面似乎粗率,实际却很细致;平时比较粗率,有时却很细致。《西游记》第五五回:“ 沙僧 听説,大喜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细,果然急处从宽。’” 李準 《“三眼铳”掉口记》六:“你老叔这‘三眼铳’,也不是只会放大炮,有时还有点‘粗中有细’呀!” 郭澄清 《大刀记》第九章:“这个愣小伙子,还粗中有细哩!”
成语解释形容人说话做事表面好象粗鲁、随便,实际上却是审慎、细心。粗中有细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五回:“沙僧听说,厉声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细,果然急处从宽。’”使用例句《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是一个粗中有细的大将。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释原妙名句,偈颂六十七首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