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首页 - 诗词名句 - 身中子午倒颠时

身中子午倒颠时

出自元代马钰《无调名 继重阳韵》:

重阳仙,设芋栗。
赠我夫妻莫前失。
要知命。
要知性。
从此超凡要入圣。
妙玄知。
妙玄知。
身中子午倒颠时
水乡无漏金丹结,自然云步赴瑶

查看所有马钰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子午

(1).指南北。古人以“子”为正北,以“午”为正南。 唐 苏颋 《唐长安西明寺塔碑》:“揆阴阳之中,居子午之直,丛依观阁,层立殿堂。”《宋史·天文志一》:“ 南阳 孔定 製铜仪,有双规,规正距子午以象天;有横规,判仪之中以象地。” 康有为 《上清帝第六书》:“若针之子午未定,舵之东西游移,则徘徊莫适,悵悵何之?”

(2).指夜半和正午。旧时计时法,以夜间十一时至一时为“子”时,以白昼十一时至一时为“午”时。 唐 吕岩 《延寿》诗:“子午常餐日月精,玄关门户啟还扃。”

(3).见“ 子午谷 ”。

倒颠

(1).颠倒。谓事物的位置、顺序、状况等与原有的或应有的相反。 宋 欧阳修 《送荥阳魏主簿》诗:“子足未及閾,我衣惊倒颠。” 清 顾梦麟 《盗警诗和陈确庵》:“举世从知付倒颠,赤丸不怍青氊怍。”

(2).反倒,反而。《水浒传》第四九回:“我好意请你吃饭,你倒颠赖我大虫。”

马钰名句,无调名 继重阳韵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猜你喜欢
应用推荐
诗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