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侗四愿报师恩。
天地收来入宝瓶。
日月山川添壮观,虎龙婴姹得安宁。
清轻浊重阴阳正,博厚高明品物灵。
赫赤丹成全性命,超然跨鹤过天
谓气清质轻。《列子·天瑞》:“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易纬乾凿度》卷上:“一者形变之始,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
亦作“ 重隂 ”。1.指云层密布的阴天。 汉 张衡 《南都赋》:“玄云合而重隂,谷风起而增哀。” 南朝 宋 谢惠连 《咏冬》:“繁云起重阴,迴飈流轻雪。”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连日重阴,人谓必雨。”
(2).指阴雨。 三国 魏 曹植 《赠王粲》诗:“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文选·成公绥<啸赋>》:“济洪灾於炎旱,反亢阳於重隂。” 李周翰 注:“云雨谓之重隂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亢阳则出谷颺尘,重阴则滔天凌丘。”
(3).指地下。
(4).犹浓阴。 汉 王粲 《七哀诗》之二:“山冈有餘暎,巖阿增重阴。” 唐 王维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诗:“緑树重阴盖四邻,青苔日厚自无尘。”
(5).双重庇荫。 晋 潘岳 《杨荆州诔》:“余以顽蔽,覆露重隂。仰追先考,执友之心。”
(1).广大深厚。《礼记·中庸》:“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 明 韩畕《荷兰使舶歌》:“但可嘆博厚,安能测深邃。” 清 方东树 《书惜抱先生墓志后》:“侍郎( 方苞 )之文,静重博厚,极天下之物賾而无不持载。”
(2).宽宏朴厚。《新唐书·崔汉衡传》:“ 崔汉衡 , 博州 博平 人。沉懿博厚,善与人交。”
万物之灵。 金 元好问 《北邙》诗:“粤人惟物灵,生也与道俱。” 明 宋濂 《赠传神陈德颜序》:“况人为物灵,其变态千万,一毫不类,则他人矣,不其尤难哉!”
马钰名句,十报恩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