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古郡洞庭阴,落日扁舟此路寻。
传是东南旧都处,金陵中断碧江深。
在昔风尘起,京都乱如燬。
双阙戎虏间,千门战场里。
传闻一马化为龙,南渡衣冠亦愿从。
石头横帝里,京口拒戎锋。
青枫林下回天跸,杜若洲前转国容。
都门不见河阳树,辇道唯闻建业钟。
中原悠悠几千里,欲扫欃枪未云已。
英雄倾夺何纷然,一盛一衰如逝川。
可怜宫观重江里,金镜相传三百年。
自从龙见圣人出,六合车书混为一。
昔年王气今何在,并向长安就尧日。
荆榛古木闭荒阡,共道繁华不复全。
赤县唯馀江树月,黄图半入海人烟。
暮来山水登临遍,览古愁吟泪如霰。
唯有空城多白云,春风淡荡无人见。
(1).亦作“ 荆蓁 ”。泛指丛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芜情景。 三国 魏 曹植 《归思赋》:“城邑寂以空虚,草木秽而荆榛。”一本作“ 荆蓁 ”。 唐 李白 《古风》之一:“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金 元好问 《续小娘歌》之七:“伤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荆榛不见人。” 清 吴伟业 《十月下澣宴阆石苍水斋》诗:“三江风月尊前醉,一郡荆榛笛里声。”
(2).谓没入荒野,指逝世。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闻讣》:“闺中何意,半道荆蓁,情隔云泥。”
(3).比喻艰危,困难。《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吾於荆榛中援立 寿王 。” 元 许谦 《冯公岭》诗:“胸中芥蒂未尽去,须信坦道多荆榛。”
(4).比喻恶人。 元 麻革 《过陕》诗:“豺狼满地荆榛合,目断 中条 是故丘。”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未许其冠带春秋,遂至夫荆榛天地。” 清 厉鹗 《东城杂记·陈御史元倩》:“手披荆榛,身御魑魅。” 周实 《民立报出版日祝赋》诗:“重重草木羞依附,莽莽荆榛待剪除。”
(5).芥蒂;不快。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笑谭之顷,便起荆榛。”
孙逖名句,丹阳行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