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荀子·法行》
解释:君子要从小展望将来,就要学习;老的时候不想死不瞑目,就要去教育下一代人;有钱但是不想有等于没有,就应该去施舍别的穷苦人。
原文摘要:
之门多病人,檃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报, 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听令,非恕也。士明于此三恕, 则可以端身矣。”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 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也。”
(1).减少思虑;少想。 隋 王通 《中说·事君》:“恶衣薄食,少思寡欲。” 宋 苏轼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少思多睡无如我,鼻息如雷撼四邻。”
(2).考虑不周。《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五年》:“ 絳 ( 李絳 )曰:‘陛下容纳直言,故羣臣敢竭诚无隐。 居易 ( 白居易 )言虽少思,志在纳忠。陛下今日罪之,臣恐天下各思箝口,非所以广聪明、昭圣德也。’”
(1).谓道德纯净完备。《韩非子·诡使》:“閒静安居,谓之有思。”
(2).有意。 宋 苏轼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荀子名句,荀子·法行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