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东忧涨海滨,思移副相倚陶钧。楼台{1*1}独坐江山月,
舟楫先行泽国春。遥想万家开户外,近闻群盗窜诸邻。
几时入去调元化,天下同为尧舜人。
(1).对当代皇帝的尊称。《东观汉记·鲍永传》:“今圣主即位,天下已定,不降何待?” 唐 李白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我似浮云殢 吴 越 ,君逢圣主游丹闕,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 峨眉 月。”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臣又自惟,幸得以经术遭逢圣主,备位辅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目下有某处将军缺,倘不吝重金,僕嘱内兄游扬圣主之前,此任可致。”
(2).泛称英明的天子。《战国策·秦策三》:“良医知病人之死生,圣主明於成败之事。”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及其遇明君遭圣主也,运筹合上意,諫諍则见听。”《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臣闻附下罔上,圣主之所宜诛;心狠貌恭,明时之所必罚。” 清 曾国藩 《何君殉难碑记》:“飢寒逼身,难顾廉耻;圣主不能安其民,慈母不能抚其子。”
南海 的古称。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南驰 苍梧 涨海 ,北走紫塞 雁门 。”《旧唐书·地理志四》:“ 南海 在 海丰县 南五十里,即 涨海 ,渺漫无际。” 清 姚鼐 《赏番图为李西华侍郎题》诗:“漫天 涨海 游龙鱼,西界 闽 越 东尾閭。”
御史大夫的别称。《汉书·朱云传》:“御史之官,宰相之副,九卿之右,不可不选。”《晋书·王雅传》:“迁领军、尚书、散骑常侍,方大崇进之,将参副相之重,而帝崩,仓卒不获顾命。” 唐 苏颋 《授尹思贞御使大夫制》:“国之副相,位亚中台。” 清 吴伟业 《送杜大于皇从娄东往武林》诗:“副相犹然卧 茂陵 ,侍郎已是归 岭 表。”
(1) [potter's wheel]∶制造陶器时用的转轮,分快轮和慢轮
(2) [educate and train talents]∶比喻培育人材
详细解释亦作“ 陶均 ”。1.制作陶器所用的转轮。 汉 桓宽 《盐铁论·遵道》:“辞若循环,转若陶钧。”
(2).比喻治国的大道。《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於陶钧之上。”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陶家名模下圆转者为钧,以其能制器为大小,比之於天。” 司马贞 索隐引 张晏 曰:“陶,冶;钧,范也。作器,下所转者名钧。”
(3).指治理国家。《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至若念陶钧之道,在择宰相而任之,使权造物之柄。”
(4).指借以施展治国之才的权位。 宋 王禹偁 《献转运使雷谏议》诗:“棘寺下僚叨末路,斋心唯愿秉陶钧。”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男儿既束髮,出处歧路各;苟非秉陶钧,即去持矛槊。”
(5).借指圣王。 南唐 李中 《献乔侍郎》诗:“贵贱知无间,孤寒必许亲。几多沉滞者,拭目望陶钧。” 宋 欧阳修 《与杜正献公书·庆历五年》:“迨此朞岁,旷无所闻。不惟上辜陶钧,实亦惭愧知己。”
(6).指天地造化。《晋书·乐志上》:“四海同风,兴至仁。济民育物,拟陶均。拟陶均,垂惠润。皇皇羣贤,峨峨英雋。” 唐 杜甫 《瞿唐怀古》诗:“疏凿功虽美,陶钧力大哉!。” 仇兆鳌 注:“《邹阳传》:独化於陶钧之上。 师氏 曰:陶人转钧,盖取周迴调钧耳,此借以喻造化。” 唐 杨巨源 《上刘侍中》诗:“道协陶钧力,思回日月光。” 宋 司马光 《和王安之今春于郑国相公及光处得缀珠莲各一本植之盆中仲夏始见一花喜而成咏》:“春冻消时种两芽,南风薰日见孤花。先开必自陶钧力,且合归功丞相家。”
(7).比喻陶冶、造就。《宋书·文帝纪》:“将陶钧庶品,混一殊风。” 唐 孙过庭 《书谱》:“必能傍通点画之情,博究始终之理,鎔铸虫篆,陶钧草隶。” 元 郑光祖 《伊尹耕莘》楔子:“与 西池 金母 ,共理二气,陶钧万物,养育羣生。” 严复 《原强》:“夫 中国 今日之民,其力、智、德三者,苟通而言之,则经数千年之层递积累,本之乎山川风土之攸殊,导之乎刑政教俗之屡变,陶钧炉锤而成此最后之一境。”
李频名句,浙东献郑大夫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