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视民情,匪幽匪明。
惨或在腹,已如色声。
亦无动威,亦无止力。
弗动弗止,惟民之极。
帝怀民视,乃降明德,乃生明翼。
明翼者何?乃房乃杜。
惟房与杜,实为民路。
乃定天子,乃开万国。
万国既分,乃释蠹民,乃学与仕,乃播与食,乃器与用,乃货与通。
有作有迁,无迁无作。
士实荡荡,农实董董,工实蒙蒙,贾实融融。
左右惟一,出入惟同。
摄仪以引,以遵以肆。
其风既流,品物载休。
品物载休,惟天子守,乃二公之久。
惟天子明,乃二公之成。
惟百辟正,乃二公之令。
惟百辟谷,乃二公之禄。
二公行矣,弗敢忧纵。
是获忧共,二公居矣。
弗敢泰止,是获泰已。
既柔一德,四夷是则。
四夷是则,永怀不忒。
(1).谓始终如一,永恒其德。《易·繫辞下》:“恒以一德。” 孔颖达 疏:“恒能始终不移,是纯一其德也。”《旧唐书·裴度传》:“外茂九功,内苞一德,器为社稷之镇,才实邦国之楨。”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非至诚一德,其孰能使之?”
(2).同心同德。 汉 桓宽 《盐铁论·世务》:“方此之时,天下和同,君臣一德,外内相信,上下辑睦,兵设而不试,干戈闭藏而不用。”参见“ 一德一心 ”。
(3).犹一能。《管子·法法》:“ 舜 之有天下也, 禹 为司空, 契 为司徒, 皋陶 为李, 后稷 为田,此四士者,天下之贤人也,犹尚精一德。” 尹知章 注:“谓各精一事也。”
(4).谓法令划一。《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六幽允洽,一德无爽。” 李周翰 注:“一德,谓法令画一也。”
(1).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含有轻蔑之意。《书·毕命》:“四夷左衽,罔不咸赖。” 孔 传:“言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被髮左衽之人,无不皆恃赖三君之德。”《后汉书·东夷传》:“凡蛮、夷、戎、狄总名四夷者,犹公、侯、伯、子、男皆号诸侯云。”
(2).泛指外族、外国。 清 魏源 《<圣武记>叙》:“不忧不逞志于四夷,而忧不逞志于四境。”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 中国 之在天下,见夫四夷之则效上国,革面来宾者有之;或野心怒发,狡焉思逞者有之;若其文化昭明,诚足以相上下者,盖未之有也。”
虽则;虽然。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七出:“是则无妻我身自不由己,须有爹妈在家乡尤未知。”《宋元戏文辑佚·王祥卧冰》:“是则冒寒途路遥,顺父母颜情,怎敢辞劳。”
柳宗元名句,视民诗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