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傍一石妇,无记复无铭。
传是此乡女,为妇孝且贞。
十五嫁邑人,十六夫征行。
夫行二十载,妇独守孤茕。
其夫有父母,老病不安宁。
其妇执妇道,一一如礼经。
晨昏问起居,恭顺发心诚。
药饵自调节,膳羞必甘馨。
夫行竟不归,妇德转光明。
后人高其节,刻石像妇形。
俨然整衣巾,若立在闺庭。
似见舅姑礼,如闻环珮声。
至今为妇者,见此孝心生。
不比山头石,空有望夫名。
(1).即石女。 汉 扬雄 《太玄·廓》:“次三廓无子,室石妇。” 范望 注:“妇而无子,阴不合也,故谓之石也。”参见“ 石女 ”。
(2).妇人石像。 唐 白居易 《蜀路石妇》诗:“道傍一石妇,无记復无铭。传是此乡女,为妇孝且贞。”
(3).望夫石。传说古有贞妇望夫不归,化而为石。 唐 鲍溶 《期尽》诗:“青山石妇千年望,雷雨曾知来不来。” 元 杨维桢 《<石妇操>序》:“石妇即望夫石也,在处有之。诗人悲其志与 精卫 同,不必问其主名也。”
佛教语。谓事物之性体中容,不可记为善,亦不可记为恶者。《阿毘达磨俱舍论》卷二:“於此所説十有对中,除色及声餘八无记,谓五色根,香味触境,不可记为善不善性,故名无记。” 唐 王维 《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之二:“灭想成无记,生心坐有求。”
白居易名句,蜀路石妇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