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灵虚镜样明,只须提掇要常醒。
微几才动先知吉,万象交森独测灵。
至寂静中能有感,遍酬应后却无形。
死灰枯木都非法,但读吾儒一字经。
有感触;有感受。 宋 梅尧臣 《河阳秋夕梦与永叔游嵩》诗:“揽衣方有感,还喜问来音。”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刘磵香父子遗诗》:“先 磵翁 殁,以诸生终,未竟所学,同人咸深惜之。记所见二章,如《梅雨有感》云:‘移榻向窗下,神意殊弗适。’”
亦作“酧应”。1.应答,应对。《北齐书·徐之才传》:“﹝ 徐之才 ﹞年十三,召为太学生,粗通《礼》《易》。 彭城 刘孝绰 、 河东 裴子野 、 吴郡 张嵊 等每共论《周易》及《丧服》仪,酬应如响。” 宋 苏舜钦 《上集贤文相书》:“某絶不酬应,且止其説,然内实有所待耳。” 老舍 《正红旗下》七:“尽管不喜多嘴多舌,可是来了亲友,她总有适当的一套话语,酬应得自然而得体。”
(2).应酬,交际往来。 元 吴师道 《目疾谢柳道传张子长惠药》诗:“从来不解饮,杯勺强酬应。”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 顾禄百 ﹞为 归愚先生 权记室,凡先生酧应之作,皆 顾 捉刀。”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 唐 人喜酬应,益畅厥风。” 钱杏邨 《白烟》:“一望而知是一个狡猾,食鸦片的,他善于酬应。”
退却。 元 柳贯 《袁伯长侍讲虞伯生马伯庸二待制同赴北都却还夜宿联句》:“巨敌无前勍,偏师当后却。”
姚勉名句,赠术士姚有应自号通灵心神仙口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