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鳞负郭田,渐次郊原口。
其中得清旷,贵结林泉友。
一溪东南来,潋滟翠波走。
清响动灵粹,寒光生户牖。
峨峨双剑峰,隐隐插牛斗。
疏云互明晦,岚翠相妍丑。
恍疑座中客,即是关中叟。
为歌紫芝曲,更击秦人缶。
窅然忘得丧,形骸与天偶。
君怀康济术,休光动林薮。
得非仁知乐,夙分已天有。
捉鼻固未免,安能混真守。
日暮车马徒,桥横莫回首。
像云一样变幻莫测。 南朝 宋 谢灵运 《辨宗论》:“故情居理上,情理云互,物已相倾,亦中智之率任也。”《文选·王僧达<祭颜光禄文>》:“心悽目泫,情条云互。” 刘良 注:“言情理忽失次而乱,如云之互更变也。”
(1).明暗;晴阴。 南朝 梁武帝 《拟明月照高楼》诗:“相去既路迥,明晦亦殊悬。” 宋 曾巩 《拟岘台记》:“若夫雪烟开敛,日光出没,四时朝暮,雨暘明晦,变化不同,则虽览之不厌,而虽有智者,亦不能穷其状也。” 清 徐昂发 《雁门关》诗:“嵐光自摩荡,巖壑递明晦。”
(2).人世与阴间。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卢仆射从史》:“吾已免离,下视汤火,岂復低身而卧其间乎?且夫据其生死,明晦未殊,学仙成败,则无所异。吾已得炼形之术也。”
苍翠色的山雾。 唐 白居易 《早春题少华东岩》诗:“三十六峰晴,雪销嵐翠生。” 前蜀 韦庄 《天井关》诗:“斸开嵐翠为高垒,截断云霞作巨防。”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至如山外之山,甸外之甸,稍远輒为嵐翠掩映,无能拈出。”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辛亥春,读书 小白阳山 之僧舍,尘氛退避,日在云光嵐翠中,几上有山,不必开门见山也。”
美和丑。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公平》:“能以古之哲王,鉴於己之行事,则貌之妍丑宛然在目;事之善恶自得於心。” 清 惠周惕 《赠维扬顾书宣》诗:“人生眉眼不自见,愿以妍丑烦青铜。”
潘兴嗣名句,过濂溪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