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秩膺丹诏,论功更紫枢。
九霄飞鹗奏,万里入鹏图。
竟负丁年志,端符巳岁呼。
向来延客处,落日澹平芜。
(1).天之极高处;高空。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 唐 武衡 《同幕中诸公送李侍御归朝》诗:“ 巴 江暮雨连 三峡 , 剑 壁危梁上九霄。” 徐特立 《言立》诗:“丈夫落魄纵无聊,壮志依然抑九霄。”
(2).道家谓仙人居处。《文选·沉约<游沉道士馆>诗》:“鋭意三山上,託慕九霄中。” 张铣 注:“九霄,九天仙人所居处也。” 唐 李白 《明堂赋》:“比乎 崑 山之天柱,矗九霄而垂云。” 王琦 注:“按道书,九霄之名,谓赤霄、碧霄、青霄、絳霄、黅霄、紫霄、练霄、玄霄、縉霄也。一説以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火霄为九霄。” 宋 陆游 《长生观观月》诗:“独倚栏杆吹玉笛,道人不怕九霄寒。”
(3).喻皇帝居处。 唐 杜甫 《腊日》诗:“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罌下九霄。”
(4).借指帝王。 唐 包佶 《奉和常阁老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郎》诗:“九霄偏眷顾,三事早提携。” 唐 黄滔 《敷水庐校书》诗:“九霄无詔下,何事近清尘?”
《庄子·逍遥游》:“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 太山 ,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絶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后因以“鹏图”比喻人之壮志。 唐 皇甫琼 《对词标文苑科策》:“掩鹏图而该 魏 网, 漆园 无控地之词;飞鹤板而徵 汉 臣,九皋有闻天之誉。” 唐 杜甫 《奉赠萧十二使君》诗:“鹏图仍矫翼,熊軾且移轮。”
刘宰名句,挽江宁丁尉二首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