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首页 - 诗词名句 - 上通三重阶,下荫十二衢

上通三重阶,下荫十二衢

出自宋代吴泳《拟西北有高楼》:

高楼可岧嶢,一柱西北隅。
横当子午道,峻直参井墟。
曲琼卷飞霞,俨俨仙人居。
上通三重阶,下荫十二衢
傍楼玉箫女,织翠纷华裾。
仙人雇之笑,授以青琅书。
遡言欲从之,媒拙而于理疎。
丹梯目成久,须凭大垂手。

查看所有吴泳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上通

(1).谓下情上达于君。《管子·明法》:“下情不上通,谓之塞;下情上而道止,谓之侵。” 尹知章 注:“求不上通,则与君隔絶,故曰塞也。” 宋 欧阳修 《论修河第三状》:“下情如此,谁为上通?臣即知其详,岂敢自默。”

(2).指出仕。《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篤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 郑玄 注:“幽居,谓独处时也。上通,谓仕道达於君也。” 孔颖达 疏:“上通,谓身得通达於君,有道德被用也。”

三重

(1).三种隆重的礼仪。指祭祀仪式中献用祼、声用升歌、舞用《武宿夜》。《礼记·祭统》:“夫祭有三重焉:献之属莫重於祼,声莫重於升歌,舞莫重於《武宿夜》,此 周 道也。”

(2).三种隆重的礼仪。指 夏 、 商 、 周 三王之礼。《礼记·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 郑玄 注:“三重,三王之礼。” 孔颖达 疏:“谓 夏 、 商 、 周 三王之礼,其事尊重,若能行之,寡少於过矣。”

三层。《礼记·礼器》:“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十二衢

《文选·张衡〈西京赋〉》:“徒观其城郭之制,则旁开三门,参涂夷庭,方轨十二,街衢相经。” 李善 注:“方,言九轨之涂,凡有十二也。”本指古代 长安 城内通往十二门的十二条大道,后泛指城市中众多街道。 南朝 宋 鲍照 《咏史》诗:“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钱振伦 注:“《西都赋》曰:‘立十二之通门。’” 唐 白居易 《村居寄张殷衡》诗:“唯看《老子》五千字,不蹋 长安 十二衢。” 明 何景明 《大梁行》:“高楼歌舞三千户,夹道烟花十二衢。”参见“ 十二街 ”。

吴泳名句,拟西北有高楼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猜你喜欢
应用推荐
诗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