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无知,唯知自守。
自守无他,唯求寡咎。
有屋数间,有田数亩。
用盆为池,以瓮为牖。
墙高于肩,室大于斗。
布被暖馀,藜羹饱后。
气吐胸中,充塞宇宙。
笔落人间,晖映琼玖。
人能知止,以退为茂。
我自不出,何退之有。
心无妄思,足无妄走。
人无妄交,物无妄受。
炎炎论之。
甘处其陋。
绰绰言之,无出其右。
羲轩之书,未尝去手。
尧舜之谈,未尝虚口。
当中知天,同乐易友。
吟自在诗,饮欢喜酒。
百年升平,不为不偶。
七十康强,不为不寿。
(1).谓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语本《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朱熹 集注:“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 唐 柳宗元 《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诗:“味道怜知止,遗名得自求。” 宋 程颐 《四箴·听箴》:“卓彼先觉,知止有定。闲邪存诚,非礼勿听。”
(2).谓懂得适可而止;知足。《韩诗外传》卷五:“贪物而不知止者,虽有天下不富矣。”《新唐书·李靖传》:“﹝ 靖 ﹞会足疾,恳乞骸骨,帝遣中书侍郎 岑文本 諭旨曰:‘自古富贵而知止者盖少……公今引大体,朕深嘉之。’”《四游记·铁拐独步遇师》:“知止不求才,金睛半倦开;振衣千仞冈,何必恋尘埃?” 清 唐孙华 《九月十八日高咏堂小集分韵得平字》:“量力宜知止,适志在无营。”参见“ 知止不殆 ”。
邵雍名句,瓮牖吟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