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羊杜不劳追,况复轻裘缓带时。
醉倒莫孤桃李月,诏归恐便凤凰池。
政传西蜀中和颂,笔跨东京大小儿。
我亦抄诗支郡去,公馀吟玩取娱嬉。
晋 羊祜 、 杜预 二人先后镇 襄阳 ,有政绩,后人因并称之。 宋 曾巩 《和张伯常岘山亭晚起元韵》:“更追 羊 杜 经行乐,况有风骚是謫仙。” 宋 苏轼 《襄阳乐》诗之三:“使君朱斾来翻翻,人道使君似 羊 杜 。”
亦作“况復”。1.更加;加上。 隋炀帝 《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 明 梁辰鱼 《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
(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唐 马总 《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 唐 刘驾 《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轻暖的衣裘,宽缓的腰带。形容从容闲适。《晋书·羊祜传》:“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閤之下,侍卫者不过十数人,而颇以畋渔废政。” 金 刘渭 《京兆府学教养碑》:“轻裘缓带,歌雅投壶,硕德元勋,超今迈古。”《雪岩外传》第六回:“见他用两个小廝扶着,轻裘缓带的款步到来,果然是好个从容模样。”
成语解释轻暖的皮袍,宽松的衣带。形容态度从容镇定。轻裘缓带出处《晋书·羊祜传》:“祜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披甲。”使用例句乐和选十个彪形大汉,各带弓刀,自己轻裘缓带,骑着白马;到城门边,果然大开,昂然而入。陈造名句,次韵谢程帅复游习池见寄二首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