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首页 - 诗词名句 - 人言得罪为狂疏,若论狂疏罪不无

人言得罪为狂疏,若论狂疏罪不无

出自宋代真德秀《赠徐碧鉴》:

人言得罪为狂疏,若论狂疏罪不无
亦既自呵还自笑,只缘内相合崎岖。

查看所有真德秀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人言

[people's words] 人们的评论,别人的议论

详细解释

(1).别人的评议。《左传·昭公四年》:“礼义不愆,何恤於人言。” 宋 苏轼 《次韵滕大夫》之三:“早知百和俱灰烬,未信人言弱胜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晦翁 认是大姓力量大,致得人言如此。”

(2).人的言语。 唐 储光羲 《昭圣观》诗:“石池辨春色,林兽知人言。”

(3).pi{1~1}霜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砒石》:“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 信州 ,故人呼为信石;而又隐信字为人言。”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辟臭虫方,用木瓜打碎,烧烟薰之,若加人言少许,其子粒粒皆爆碎。”

得罪

得罪 (dézui) 使人不快或怀恨;冒犯;获罪 offend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适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明史·海瑞传》 又得罪舅姑。——唐· 李朝威《柳毅传》

狂疏

亦作“ 狂疎 ”。放荡不检;狂放不羁。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监察御史 李嵩 、 李全交 ,殿中 王旭 ,京师号为‘三豹’……皆狠戾不轨,鴆毒无仪。体性狂疎,精神惨刻。”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凡事壅隔,很忤贵近,狂疎繆戾,蹈不测之辜。”《旧唐书·韩愈传》:“ 愈 终太狂疏,且可量移一郡。” 宋 陆游 《别曾学士》诗:“公不谓狂疏,屈体与周旋。”

不无

犹言有些。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第古风既乏温淳,律体微乖整栗,故令评者不无轩輊。” 李希凡 、 蓝翎 《关于<红楼简论>及其他》:“作为在富贵荣华中生长起来的 曹公子 ,在‘贫穷难耐凄凉’的生活中,对‘当年笏满床’的盛世是不无惋惜怀念的。”

真德秀名句,赠徐碧鉴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猜你喜欢
应用推荐
诗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