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作时多难,先令祸有源。初惊逐客议,旋骇党人冤。
密侍荣方入,司刑望愈尊。皆因优诏用,实有谏书存。
苦雾三辰没,穷阴四塞昏。虎威狐更假,隼击鸟逾喧。
徒欲心存阙,终遭耳属垣。遗音和蜀魄,易箦对巴猿。
有女悲初寡,无男泣过门。朝争屈原草,庙馁莫敖魂。
迥阁伤神峻,长江极望翻。青云宁寄意,白骨始沾恩。
早岁思东阁,为邦属故园。登舟惭郭泰,解榻愧陈蕃。
分以忘年契,情犹锡类敦。公先真帝子,我系本王孙。
啸傲张高盖,从容接短辕。秋吟小山桂,春醉后堂萱。
自叹离通籍,何尝忘叫阍。不成穿圹入,终拟上书论。
多士还鱼贯,云谁正骏奔。暂能诛倏忽,长与问乾坤。
蚁漏三泉路,螀啼百草根。始知同泰讲,徼福是虚言。
[general's power and prestige;fear-inspiring prowess] 指武将的威风
详细解释(1).虎身上一种骨头的名称。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毛篇》:“虎威如乙字,长一寸,在脇两旁皮内,尾端亦有之。佩之临官佳;无官,人所媢嫉。” 宋 黄休复 《茅亭客话·李吹口》:“虎有威,如乙字,长三寸许,在胁两旁皮下。取佩之,临官而能威众,无官佩之,无憎疾者。”按,二说微异。《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大凡是个虎,胸前便有一块骨头,形如乙字,叫做虎威,佩在身上,专能避一切邪物。”
(2).威武的气概。 唐 汪遵 《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三:“他一叫唤起来,真是有咆哮生风的虎威。”
(3).犹威吓。 清 李渔 《奈何天·醉卺》:“[丑喜介]妙哉!妙哉!被我一阵虎威,弄得他伏伏贴贴。”
(4).旧时对武人的敬称。《水浒传》第二回:“今日小弟 陈达 不听好言,误犯虎威,已被英雄擒捉在贵庄,无计恳求。今来一逕就死。”
(5). 汉 代 西京 警夜的更署名。《文选·张衡<西京赋>》:“次有 天禄 、 石渠 ,校文之处;重以 虎威 、 章沟 ,严更之署。” 吕延济 注:“ 虎威 、 章沟 皆更署名。”
(6). 三国 蜀 都门名。《文选·左思<蜀都赋>》:“内则 议殿 、 爵堂 , 武义 、 虎威 宣化之闥。” 刘良 注:“ 议殿 、 爵堂 ,殿堂名也; 武义 、 虎威 ,二门名也。”
比喻疾速而猛烈地攻击。 唐 魏徵 《五郊乐章·白帝商音·肃和》:“豺祭隼击,潦收川镜。” 唐 黄滔 《狎鸥赋》:“曾无隼击之患,忘到鳩居之所。”
李商隐名句,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