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道中。
。
一篙新水绿于蓝,柳岸渔灯暗。
桥畔寻诗驻时暂,散晴岚,依微半幅云烟淡。
杨花乱糁,扁舟初缆,风景似江南。
。
。
秋宵有怀。
。
满庭落叶响哀蝉,秋入生绡扇。
池上芙蓉锦成片,雨余天,倚阑只欠如花面。
诗题翠笺,香销金串,罗帐又孤眠。
。
。
游仙梦。
。
白云堆里听松风,一枕游仙梦。
相伴琼姬玉华洞,锦重重,觉来香露冷衣重。
长桥彩虹,空台丹凤,花影月明中。
。
。
春思。
。
燕南雁北几相思,无限相思事。
两袖啼痕粉香渍,牡丹时,日长不见音书至。
东墙柳丝,知人独自,憔悴舞腰枝。
。
。
秋感。
。
锦书红泪两三行,血点花梢上。
小字平安寄无恙,雁成双,玉奴更上西楼望。
月明绣窗,灯昏罗帐,今夜梦才郎。
。
。
寄春谷王千户。
。
紫箫声冷彩云空,十载扬州梦。
一点红香锦胡同,倚东风,娇花宠柳春权重。
鞭催玉骢,酒携金凤,半醉月明中。
。
。
春深。
。
一汀烟柳索春饶,添得杨花闹。
盼煞归舟木兰棹,水迢迢,画楼明月空相照。
今番瘦了,多情知道,宽尽翠裙腰。
。
。
秋江晚兴。
。
锦鸳凉羽翠莲香,船舣秋江上。
别后佳人想无恙,暮云长,雁归曾倚西楼望。
红衫旧腔,花钿新样,封寄柳枝娘。
。
。
(1).华美的文书。 南朝 梁 沉约 《华山馆为国家营功德》诗:“锦书飞云字,玉简黄金编。” 唐 王勃 《七夕赋》:“ 上元 锦书传寳字, 王母 琼箱荐金约。”
(2).锦字书。 唐 刘兼 《征妇怨》诗:“曾寄锦书无限意,塞鸿何事不归来。” 宋 李清照 《一翦梅》词:“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明 梁辰鱼 《长拍·怀人》套曲:“正客棹聚江坳,胡尔锦书縹緲。”参见“ 锦字书 ”。
(1). 晋 王嘉 《拾遗记·魏》:“ 文帝 所爱美人,姓 薛 名 灵芸 , 常山 人也…… 灵芸 闻别父母,歔欷累日,泪下霑衣。至升车就路之时,以玉唾壶承泪,壶则红色。既发 常山 ,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后因以“红泪”称美人泪。 唐 白居易 《离别难》诗:“不觉别时红泪尽,归来无泪可霑巾。” 宋 晏几道 《点绛唇》词:“妆席相逢,旋匀红泪歌《金缕》。” 清 纳兰性德 《河传》词:“微雨花间昼閒,无言暗将红泪弹。”
(2).犹血泪。 唐 章孝标 《织绫词》:“去年蚕恶綾帛贵,官急无丝织红泪。” 清 唐孙华 《读梅村先生<鹿樵纪闻>有感题长句》之六:“东市朱衣多裹血,西臺红泪与招魂。” 清 龚自珍 《补题李秀才<梦游天姥图>卷尾》诗:“一卷临风开不得,两人红泪溼青山。”
(1).祝酒三次。 汉 扬雄 《法言·修身》:“宾主百拜,而酒三行,不已华乎?”《后汉书·方术传上·杨由》:“酒若三行,便宜严驾。”《宋史·乐志十三》:“醆斝三行,盛仪斯举。”
(2).三种德行。《周礼·地官·师氏》:“﹝师氏﹞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
(1). 春秋 时用战车作战, 晋文公 五年(公元前632年) 晋国 为抵御狄族,在上、中、下“三军”之外增设三支步兵,称“三行”,即中行、右行、左行。以配合原上、中、下的三军战车作战,两者合称六军。《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晋侯 作三行以御 狄 。 荀林父 将中行, 屠击 将右行, 先蔑 将左行。” 杜预 注:“晋置上、中、下三军,今復增置三行,以辟天子六军之名。”
(2).旧指厨夫、油伙及茶房。
(1).花木的枝梢。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花上金铃》:“至春时,於后园中纫红丝为绳,密缀金铃,繫於花梢之上。每有乌鹊翔集,则令园吏掣铃索以惊之。” 宋 辛弃疾 《东坡引》词:“花梢红未足,条破惊新緑,重帘下徧阑干曲。” 明 谢谠 《四喜记·花亭佳偶》:“燕语花梢,花底黄鸝声更娇。”
(2).犹花巧。 老舍 《赵子曰》第二十:“作学生的时候出锋头是嘴上的,越说得花梢,越显本事。”
(3).谓颜色鲜艳。 康濯 《春种秋收》:“拿出许多花梢新奇的布匹和日用品,光问她想要甚么。”
张可久名句,【越调】小桃红_淮安道中一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