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佳公子,人间少吏师。
文华绅笏服,名字冕旒知。
剸决监州日,舂容栗社时。
未成持从橐,聊复把州麾。
京邑期蒙福,湓城望宠绥。
朱轓临境土,竹马走童儿。
去兽同均辈,蠲逋继浚之。
政成遄入觐,献纳日论思。
(1).文章的华采。《后汉书·班彪传论》:“ 班彪 以通儒之才,倾侧危乱之閒……敷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 唐 刘得仁 《上翰林丁学士》诗:“官自文华重,恩因顾问生。”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 宋 、 齐 、 梁 、 陈 惟以文华相尚,门第相夸,亦不足观。”
(2).才华,文才。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 周 补闕 乔知之 有婢 碧玉 ,姝艷能歌舞,有文华。” 宋 苏轼 《谢曹子方惠新茶》:“ 陈植 文华斗石高, 景公 诗句復称豪。” 王闿运 《祭常都尉文》:“虽怀武志,实藴文华。”
(3).指有才华的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声》:“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朝廷以为文华。”
(4).文化昌盛。 唐 韦应物 《寄皎然上人》诗:“ 茂苑 文华地,流水古僧居。”
(5).指文华殿。 明 唐顺之 《请皇太子受朝疏》:“ 文华 受朝之仪缺而未讲,臣民稽首之敬抑而未伸。”
(1).大带与笏板。古仕宦者所服用。《宋史·刘伯正传》:“ 伯正 立殿下,绅笏儼然,声色不动。”
(2).指做官。 宋 陈造 《惟安堂赋》:“审吾身之易安,顾何赖於绅笏。” 清 曹寅 《送程正路之黄陂丞兼怀赤方先生》诗:“平生独奇尚,绅笏一时情。”
[king's crown with tassels] 古代帝王的礼冠和礼冠前后的玉串,也用作皇帝的代称
详细解释(1).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顶有延,前有旒,故曰“冕旒”。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见《周礼·夏官·弁师》。 晋 崔豹 《古今注·问答释义》:“ 牛亨 问曰:‘冕旒以繁露,何也?’答曰:‘缀珠垂下,重如繁露也。’” 清 袁枚 《新齐谐·蒋太史》:“王年三十餘,清瘦微鬚,冕旒盛服,执笏北向。”
(2).专指皇冠。借指皇帝、帝位。 南朝 梁 沉约 《劝农访民所疾苦诏》:“冕旒属念,无忘夙兴。” 唐 韩愈 《江陵途中寄三学士》诗:“昨者京师至,嗣皇传冕旒。” 明 沉鲸 《双珠记·奏议颁赦》:“若奏若启,达羣意於冕旒。” 胡适 《<镜花缘>的引论》四:“他( 武则天 )能使一班文人政客拜倒在他的冕旒之下。”
喻良能名句,送赵达明太社知江州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