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颜氏家训·教子篇》
解释:上智的人不用教育就能成才,下愚的人即使教育再多也不起作用,只有绝大多数普通人要教育,不教就不知。
原文摘要: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
(1).上等智慧。《后汉书·王畅传》:“以明府上智之才,日月之曜,敷仁惠之政,则海内改观。” 南朝 梁 沉约 《七贤论》:“ 嵇生 是上智之人,值无妄之日,神才高杰,故为世道所莫容。”《豆棚闲话·大和尚假意超升》:“只説这些和尚,我始初也道都是为生死事大,发愿修行,乃是聪明上智之人勾当。”
(2).指大智之人。《孙子兵法·用间》:“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韩非子·有度》:“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 宋 晓莹 《罗湖野录》卷一:“上智则顿悟而入。”《孽海花》第二回:“‘民可使由,不可使知’的道理,只能欺下愚,不敢蒙上智。”
颜之推名句,颜氏家训·教子篇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