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孙行之出守衡阳
日日江头送客行,况闻君去作专城。心存臣子无中外,士击朝廷有重轻。谏疏满怀催上道,中原万事想关情。戎葵到底不倾日,侧耳衡阳来雁声。
- 题浮光丘家山寺
古寺钟鸣漏向残,马嘶人起束征鞍。曈曚半弄阴晴日,栗烈初迎小大寒。溪水断流寒冻合,野田飞烧晓霜乾。嗟予老踏浮光路,陟岵怀亲眼欲酸。
- 夜读
夜来欹枕细思量,独卧残灯漏夜长。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 同盛任道赋暮阴
野馆临空阔,江城起暮寒。年光去天末,雪意上云端。自失归禽影,能侵病客肝。莫将愁对景,入夜转漫漫。
- 偈颂六十七首
十五日已前,{毡占换畏}{毡占换畏}{毡占换畏}{毡占换畏},魍魍魉魉。十五日已后,巍巍堂堂,炜炜煌煌。正当十五日,虚空为鼓,须弥为槌,轻轻击动,佛祖攒眉。若将耳听应难会,眼处闻声方始知。
- 醉蓬莱
正香琴茱试紫,琴嫩菊敷黄,九秋佳致。峻岳生申,运启千龄瑞。玉宇澄清,金盘沆瀣,融结锺冲粹。地位须还,粉垣薇省,木天蓬秘。锦政慈祥,琴堂安静,万里丰年,一同和气。斗大雷琴,难久蒙私惠。半刺平分,剡琴交上,逸驾开骅骥。来岁称觞,人归清禁,班联丹陛。
- 楼上曲
楼外夕阳明远水。楼中人倚东风里。何事有情怨别离。低鬟背立君应知。东望云山君去路。断肠迢迢尽愁处。明朝不忍见云山。从今休傍曲阑干。
- 湖居感伤
迷真渺无始,飘业产钱唐。外族宗南郡,门风祖偃王。微缘先劫种,宿习妙龄彰。父母怜多病,亲实怪异常。布花模讲道,画石学题章。戒印乱年佩,心猿志学狂。荣名虚准拟,簪组妄思量。礼乐师周孔,虚无学老庄。躁嫌成器晚,心竞寸阴忙。翼翼修天爵,孜孜耻面墙。内藏儒志气,外假佛衣裳。每恶销金口,时劳疾恶肠。手中期得桂,箭下待穿杨。騃鹿方随焰,坚冰忽遇阳。系珠知在体,甘露忝亲尝。要道传三观,真机得妙常。不然心迹火,任结鬓根霜。觉路双轮驾,真空两翅翔。饥来还遇膳,渴去已逢浆。静处如来室,高眠解脱床。理高山峭拔,道大海汪洋。力战魔军散,功扶佛化昌。空山怜寂寂,尘路笑茫茫。触境知无著,闲居贵坐忘。消摇希自了,言说亦何妨。撰疏松窗冷,挥松古殿凉。来蒙随力化,真诰应机扬。达理虽云短,寻文或有长。圆伊令了悟,法爱教消亡。性任融凡圣,修宜示否臧。冥心潜应梦,取验敢垂祥。事佛身多累,为师道实荒。冲门连竹石,草屋带林塘。冬服和絺綌,中飡管稻梁。水边云作伴,岩下柏为香。景物看无厌,幽栖兴未央。晚篱啼翡翠,春沼浴鸳鸯,菡萏花如画,嵚崟岫若妆。飘窗松韵淡,翻砌菊花黄。放鹤时登岭,观鱼或在梁。岂愁身病害,长喜世平康。无处求烦恼,随时任寂光。昏行悬慧日,苦海泛慈航。誓坐菩提树,高跻寂灭场。冥真周法界,垂应遍诸方。顿渐门皆邃,偏圆药尽良。惊迷辩雷震,摧惑法轮彊。鹫岭先开会,金河后秘藏。留形归后德,遗法益无疆。四等心弥广,三慈化甚详。道齐诸妙觉,事类释迦皇。生灭非吾土,圆澄是故乡。一空长寂寂,万类本惶惶。庶了无生旨,无生更可伤。
- 古代文论选段
《毛诗序》选段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典论·论文》选段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讬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诗品序》选段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讬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 《与元九书》 选段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题画》画竹题记一则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人间词话》三则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 宫词
掖庭初选即知名,新学吹箫数曲成。天上仙姝元不识,人间安得咏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