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首页 - 诗词古文 - 如梦令

如梦令

莺嘴啄花红溜。
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
依旧。
人与绿杨俱瘦。

翻译和注释

译文
黄莺啄花,红色的花瓣从枝头纷纷落下;燕子掠水,剪尾点破了水面,泛起缕缕细绿的波纹。天寒手冷,玉笙冰凉,吹奏一曲《小梅》,呜咽回荡响彻天空。这样吹下去,一定会让人和绿杨都会变得越发消瘦。

注释
玉笙:珍贵的管乐器。
《小梅》:乐曲名。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如梦令问答

问:《如梦令》的作者是谁?
答:如梦令的作者是佚名
问:如梦令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如梦令是宋代的作品
问:如梦令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莺嘴啄花红溜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莺嘴啄花红溜 出自 宋代佚名的《如梦令》
问:莺嘴啄花红溜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莺嘴啄花红溜 的下一句是 燕尾点波绿皱。
问:出自佚名的名句有哪些?
答:佚名名句大全

如梦令赏析

    ①玉笙:珍贵的管乐器。
    ②小梅:乐曲名。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评解】
    这是一首春日怀人之作。眼前莺嘴啄花,燕尾剪波的春光春色,触动了怀人的心绪。“小梅”一曲,传出了绵绵相思之情。这首词构思新颖,轻柔典雅,工丽含蓄。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这首纪别之作,句最工丽。
    虢寿麓《历代名家词百首赏析》:词分两截。前截两句,描摹美妙的春光,以莺燕去铺写。莺用嘴啄花,现出红溜;燕用尾剪波,荡起绿皱。组织工整,色彩鲜明。用一“剪”字,尤为形象。后截四句,写人的活动和形容。活动是吹笙,形容是消瘦。妙在写吹笙时,用“寒”、“透”等词,状出了演奏的情况;写消瘦时,用“绿杨”作比衬,
更为深刻。
--引自惠淇源《婉约词》
开头二句,莺嘴啄花,已经很美,缀以“红溜”,似见花瓣落下,更觉幽隽。燕子从池上掠过,如剪的双尾点破水面,泛起小小涟漪。二句描写物态,可谓细致入微,其中“溜”“皱”二字用得极巧,都突出了一个轻字。
前二句写客观景物,到“指冷”二句,始正面写人。那是一位女子,她正在吹笙,曲子是《小梅花》。词中“春透”二字,极为精炼含蓄,它可以让人感到人间充满春意,也可以觉得此时她春兴正浓。从指冷笙寒到小梅开透,有一个感情变化的过程,即从情绪低落到情绪高涨,但词人写来流丽婉转,似乎不费力气,同前二句相比,要自然得多 ,因而也隽永得多。词笔至此,似乎出穷水尽,再无法发展;但到了“依旧,依旧”以下,情绪猛一跌宕,复又别开生面,出现了另一种境界。
人与绿杨俱瘦”,乃写人物因伤春而瘦。本非落花时节,而盛开的鲜花却因莺啄而坠落 ;池中绿波,亦并非微风吹拂,而系燕尾点成涟漪漪说明人当盛年,也系因外在感染而引起心灵上的波动。如此,又怎能不瘦呢?一个“瘦”字也包含着许多的忧思与哀感。
0
纠错
猜你喜欢
应用推荐
名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