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祖印寺一首
下马杉松石径幽,暗泉一带抱山流。长廊隐隐丹青古,香雾蒙蒙日夜浮。缺月有情还委照,覊人无语独登楼。急呼老瓦招欢伯,为洗胸中万斛愁。
- 熙春台用王簿韵
共携社瓮上春台,踏破缘云一径苔。岁月略如飞鸟过,宾朋不为看花来。霜前老翠依然在,眼底凡红不用开。未害悭风相料理,放迟归与月徘徊。
- 杨柳陌/浣溪沙
兴庆宫池整月开。□□□□缕金鞋。后庭芳草绿缘阶。祓禊归□杨柳陌,□□□落凤凰钗。细风抛絮入人怀。
- 送江朝宗之官
芳草连天柳拂堤,怜君俯首去勾稽。赋成梁苑方同乐,唱彻阳关遽解携。指日鹍鹏当直上,待时鸾凤且卑栖。若逢访戴人乘兴,莫惜相随泛剡溪。
- 赠许石田为僧
平明对镜良独难,子能脱屣弹指间。戏视此身如髦蛮,冠巾摆落逃繻关。千钧强弩一笑弯,万钱买尽江南山。厌渠世路车轮殷,赤脚健倒苔痕斑。参寥佛印若是班,江湖风月不汝悭。汝狂方醒众所欢,我独见之为三叹。辨诘孔释语可删,白云深处输君闲。
- 寄题张著作颂堂
玉壘老先生,逍遥乐太平。门阑百客盛,冠盖一乡荣。国族如邀近,堂皇指顾我。江山对平远,图史散纵横。止水中心适,管毫外物轻。鲤庭新露冕,闾巷不须惊。
- 和韩无咎使君吊李谪仙
力士能令妃子嗔,长安无复谪仙人。宫袍却换江东酒,野乳终为帝外臣。孤冢道旁空怨结,两峰烟际自愁颦。骑鲸捉月知何在,太白光芒夜夜新。
- 先妣事略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年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之痾。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惟外祖与二舅存。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 太常引(题洞宾醉桃源像)
邯郸梦里武陵溪。春色醉冥迷。花压帽檐欹,谩赢得、红尘满衣。青蛇飞起,黄龙喝住,才是酒醒时。和露饮刀圭。待月满、长空鹤归。
- 木兰花(月下)
暗香浮动黄昏后。更是月明如白昼。看来都坐玉壶冰,折赠徐妃丹桂手。赏酬风景无过酒。对影成三谁左右。劝君携取董妖娆,拱得醉翁香满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