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虚台记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 菩萨蛮
问言何处秋光好。当年曾过长洲道。一望没遮拦。天宽水亦宽。也因轻霭扫。也傍斜晖讨。指点与君看。画他难不难。
- 题冯园三首
林园暖日注蔫红,啼鸟得来树亦空。莫道主人无意在,解将篱落护春风。
- 送顾况泗上觐叔父
吴乡岁贡足嘉宾,后进之中见此人。别业更临洙泗上,拟将书卷对残春。
- 满庭芳
西掖南宫,黄扉青琐,年来有分终须。从容曳履,衣锦赋归欤。暂乐终南佳处,供笑傲、松菊庭除。行看取,一封诏下,装趣入潭居。称觞,逢谷旦,千秋节过,三叶蓂舒。且冷眼嗤笑,笼鸟池鱼。识破林泉朝市,经行处、等是蘧庐。知谁似,一杯寿酒,一卷养生书。
- 不去吟
行年六十六,不去两般事。用诗赠真宰,以酒劝象帝。面未发酡颜,心先动和气。俯仰天地间,自知无所愧。
- 秋夜四鼓玩月
琅玕衣袂竹方床,热恼肝脾顿得凉。谁送苕溪来枕畔,轻裘短棹水云乡。
- 醉睡者
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先生醉卧此石间,万古无人知此意。
- 蓬莱客
行法急。斩妖断祟书符客。书符客。振威叱喝,有伤和隔。遇予好把修行测。修竹自是无仙溺。无仙溺。盖因修炼,念忘心息。
- 嘲梅未开
梅蕊如红稻,中藏无尽香。何时来鼻境?更待几番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