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鱼轩
当年下泽驱羸马,今见犀兵拥碧油。位望愈隆心愈静,每来临水翫游鯈。
- 元宵灯谜
能使妖魔胆尽催,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是灰。 ——打一玩物
- 张连鲁仲本蜀人从其先宦岭表仅五六十年矣
毫州仙桧聃翁玩,西湖老桧陈朝馀。区区草木定何意,多生要傍斋房居。吾行东广足已劬,两年才到安期蒲。菩提叶老还书蠹,波罗子重空悬壶。地荒了不快人意,照耀南海何能无。迩来划见张公子,火云肉山炼心水。搜奇访古偶及这,破笑劳君相指似。门前罄折得堵宫,诸天龙神俱俨容。左呵右禁防所夺,上帝遗我驷玉龙。问从张公得明证,指画桧身分四印。嗟哉此老亦不逢,生世适当唐晚闰。天回地转逢今兹,霸战王争了不知。试看左纽足奇怪,虎胫骨贯龙鳞皮。霜枝雪干如相偶,老大商山馀四叟。年深几惯雷霆争,夜定一从牛兕走。道形天貌吾何心,晚岁聊依清磬音。忽然空中闻款綮,指李丈人勤远临。更传坡仙曾设供,甘露缀枝如泼汞。桃源事吒五柳翁,后世请将吾语用。
- 次韵志归十首
楸局堪谁对,铜壶拟共投。高轩能坐致,浊酒岂难谋。林鸟供歌吹,园蔬当馔羞。谓无忧不可,聊以此消忧。
- 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 题磻溪垂钓图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 七月二日上沙夜泛
困倚船窗看斗斜,起来风露满天涯。亭亭宿鹭明菰叶,闪闪凉萤入稻花。月下片云应夜雨,山根炬火忽人家。江湖处处无穷景,半世红尘老岁华。
- 御街行(赋帘)
香波半窣深深院。正日上、花阴浅。青丝不动玉钩闲,看翠额、轻笼葱茜。莺声似隔,篆醒微度,爱横影、参差满。那回低挂朱阑畔。念闲损、无人卷。窥春偷倚不胜情,彷佛见、如花娇面。纤柔缓揭,瞥然飞去,不似春风燕。
- 偈颂八十七首
日月循环成底事,衲僧切忌眼麻迷。真饶透彻威音外,也落侬家第二要。急荐取,莫迟疑。坐看东君行正令,大鹏一举到天池。
- 水云堂
云本无心水自流,龙鳞凤翼此中游。遂令巫峡桃源景,顿觉收归在寸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