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国论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 次韵陈唐卿县尉
耽诗固无益,损虑更招咎。技痒搔不疗,铭坐口还又。出门索朋俦,培我本根厚。顽石夸琼瑰,朽壤被絺绣。归来三叹息,谁脱章句囿。堂堂柱下史,退食燕清昼。门前车马闹,有客老且瘦。无求见容貌,话味若饮酎。从容得句帙,细读前竟后。令人发深省,咀嚼尽华茂。要须即所见,快手撤蒙陋。兰香出深林,著意乌可嗅。
- 鄱阳酬泉州曹使君见寄
吾生岂不幸,所禀多刚肠。身甘一枝巢,心苦千仞翔。志意苟天命,富贵非我望。立谭万乘前,肝竭喉无浆。意君成大舜,千古闻膻香。寸怀如春风,思与天下芳。片玉弃且在,双足何辞伤。王章死于汉,韩愈逐诸唐。狱中与岭外,妻子不得将。义士抚卷起,眦血一沾裳。胡弗学揭厉,胡弗随低昂。干时宴安人,灭然已不扬。匹夫虎敢斗,女子熊能当。况彼二长者,乌肯巧如黄。我爱古人节,皎皎明于霜。今日贬江徼,多惭韩与王。罪大祸不称,所损伤纖芒。尽室来官下,君恩大难忘。酒圣无隐量,诗豪有馀章。秋来魏公亭,金菊何煌煌。登高发秘思,聊以摅吾狂。卓有梅圣俞,作邑郡之旁。矫首赋灵乌,拟彼歌沧浪。因成答安戏,移以赠名郎。泉南曹使君,诗源万里长。复我百馀言,疑登孔子堂。闻之金石音,纯纯自宫商。念此孤鸣鹤,声应来远方。相期养心气,弥天浩无疆。铺之被万物,照之谐三光。此道果迂阔,陶陶吾醉乡。
- 浣溪沙
为爱刘郎驻玉华。暗将心事许烟霞。石田茅屋老生涯。铁笛不须从二草,头巾长拟挂三花。他年人说漫郎家。
- 赠隐者
门前虽有径,绝向世间行。薙草因逢药,移花便得莺。甘贫原是道,苦学不为名。莫怪苍髭晚,无机任世情。
- 叶秘书致白龙涎
闭门老去着幽禅,趺坐时参柏子烟。书册懒随黄犊角,岩霏宁识白龙涎。蓬莱山复在何处,杞菊赋今谁与传。不道宝书天尺五,肯分风月到林泉。
- 题汪才夫石城诗集
文到龙溪大家数,耳孙分剩有诗材。只因住在修江近,接得涪翁一派来。
- 有怀十首
青钱学士妙文章,便合含毫侍帝傍。寂寂闽山余旧隐,忆君时到读书堂。
- 怡园先生
三朝秉枢要,钜文饰皇猷。中原争一发,忘却君父雠。暮年玉和堂,抱膝空隐忧。
-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蛾眉不复扫。宝鉴委埃尘,玉容为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