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麓湖韵送王用和归省侍
因访诗宗特特来,子猷兴尽转船回。故园松笔元无恙,新本芝兰更欠栽。杰句多於贫后出,好怀长是醉时开。白云只在青山外,归去堂前学老莱。
- 送柳道士
去世能成道,游仙不定家。归期千岁鹤,行迈五云车。海上春应尽,壶中日未斜。不知相忆处,琪树几枝花。
- 天屋歌为卢洪赋
霞扃云牖高窿穹,八荒四野垂檐栊。羲璘勃窣行西东,茫茫尘世如飞蓬。玉川公子乘清风,飘然据作吟诗宫。穿心出肋千万语,叫开阊阖惊苍龙。银河演入北斗柄,醉来掷下琉璃钟。仙人王乔作邻全,冯轩共笑嘘长虹。旌阳拔宅想亦在,千年万岁都洪蒙。君不见阿房结绮今何许,劫灰一丈漫秋雨。
- 张漕行部过湘岸有作因次其韵
春晚得新霁,草木日夜绿。阳光初蔽亏,野暝或单复。美人浮湘波,领此入蓬屋。故放归帆迟,更呼渔火续。穷探物精华,尽付诗凡目。忆昨欣晤对,令我忘休沐。剧谈酒行希,危坐兵卫肃。相思正倚楼,所寄忽累幅。瑰辞堪买贫,轶韵和难属。自从楚骚兴,悲些逮差玉。后来数唐人,欸乃岩隈宿。世无梁昭明,斯文又谁录。
- 次韵和王彦昭九日湖园会饮
故人怜寂寞,九日共登临。天地客行远,山河秋已深。狂来能醉舞,兴罢独悲吟。莫怪凄凉甚,多忧损壮心。
- 人间词话七则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为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 贺新郎(生日用实之来韵)
鬓雪今千缕。更休休、痴心呆望,故人明主。晚学瞿聃无所得,不解飞升灭度。似晓鼓、冬冬挝五。散尽朝来汤饼客,且烹鸡、要饭茅容母。怕回首,太行路。麟台学士微云句。便樽前、周郎复出,审音无误。安得春莺雪儿辈,轻拍红牙按舞。也莫笑、侬家蛮语。老去山歌尤协律,又何须、手笔如燕许。援琴操,促筝柱。
- 月夜
不眠行绕石池吟,月色如银夜正深。山路无风枯叶静,时闻露滴响空林。
- 林中奉酬翁卷
已毕林中事,云烟隔暮城。古松知鹤老,沙水见鱼行。坐形生影,穷吟谷应声。嗜茶因识谱,寻药忽遗名。日吉期蜂分,山晴放犊耕。喜幽从地僻,不学负时清。缘荠同家食,披藤发野情。松庐极邻并,归计几时成。
- 大行皇帝挽词五首
此日营陵处,当年毓圣乡。幅员哀踽踽,羽卫道煌煌。有彗忧天坠,重轮丽日光,讴歌吾君子,千载圣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