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首页 - 诗词古文 - 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

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

水亭花上三更月,扇与人闲。
弄影阑干。
玉燕重抽拢坠簪。
心期偷卜新莲子,秋入眉山。
翠破红残。
半簟湘波生晓寒。

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问答

问:《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的作者是谁?
答: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的作者是吴文英
问: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是宋代的作品
问: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水亭花上三更月,扇与人闲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水亭花上三更月,扇与人闲 出自 宋代吴文英的《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
问:水亭花上三更月,扇与人闲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水亭花上三更月,扇与人闲 的下一句是 弄影阑干。
问:出自吴文英的名句有哪些?
答:吴文英名句大全

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赏析

  “水亭”两句,“水亭”临水,所以“花”即夏日莲花也。此言夏日深夜,月光如水泻在花上、叶上、水亭上和亭中之人身上。本来夏日暑热手不停扇,但如今时已深夜,人在水亭,就不需要频摇扇子,故曰“扇与人闲”。“弄影”两句,状归隐。“抽簪”,仕官者束发整冠,而用簪固冠发上,今言“抽簪”,即是暗喻卸仕归隐。沈约《侍宴乐游苑》诗有:“将陪告成礼,待此未抽簪”,即是指卸仕也。此言人在亭旁栏干伫立,月照人影倒映水中摇晃不停,“无官一身轻”,所以能抽去燕形玉簪,卸去官帽而自由自在了。上片记述一位卸仕之人的闲适情状。 

  “心期”两句,述因闲致愁。言此人闲极无聊,就用亭旁池中莲子作卦具,暗暗祈祷而卜之。可是卜象却并不理想,因此不由得心中烦恼,紧皱起双眉。“秋入眉山”,即是愁入眉头之谓。可参阅词人《唐多令·惜别》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句意。“翠破”两句,触景生情。此人心中烦恼,再加上池中的荷叶、莲花因已生出莲子而开始破残,所以他睡在湘妃竹编制的竹席上,翻来覆去一夜无眠,直至拂晓寒意侵人,就更加清醒了。下片述因闲适无聊而烦愁的一种心理活动。

0
纠错
猜你喜欢
应用推荐
名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