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uì ,部首:丵,
卷号:三上,反切:都隊切
對新华字典

對异体字

𡭊

對說文解字

𡭊

對說文解字小篆

譍無方也。从丵从口从寸。

對說文解字小篆

𡭊或从士。漢文帝以爲責𡭊而爲言,多非誠𡭊,故去其口以从士也。

對說文解字注

對說文解字注小篆

𧭭無方也。

段注:《聘禮》注曰:,荅問也。【按】荅古通用。云𧭭無方者,所謂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以大者則大鳴。叩以小者則小鳴也。無方故從丵口。

从丵口。从寸。

段注:寸,法度也。丵口而一歸於法度也。都隊切。十五部。

對說文解字注小篆

𡭊或从士。漢文帝㠯爲責而面言。

段注:依《廣韵》訂。

多非誠。故去其口㠯從士也。

段注:鍇曰:士,事也。取事實也。【按】篇,韵皆作土。未知孰是。趙氏明誠曰:據古鐘鼎皆作。是漢文亦從古耳。非肊更也。

對说文系传

對说文系传小篆

譍無方也。従丵、口、寸。

鍇注:臣鍇曰:「有問則,非一方也。張釋之曰『嗇夫喋喋』是也。寸,法度也。會意。」

對说文系传小篆

𡭊或從士。漢文帝以為責而為言多,非誠,故去其口,以從士也。

鍇注:臣鍇曰:「漢文帝幸虎圈,問守尉。禽獸簿守尉不能,嗇夫從旁代,甚悉文帝悅。張釋之曰:『秦以利口而亡,周勃張相如似不能言者。』帝感悟,責者見責問而,故云非誠。《易》曰:『尚口乃窮。』故去口。士,事也,取事實也。」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诗词名句

评论发表评论

對说文解字 单词乎
m.danci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