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áo ,部首:犛,
卷号:二上,反切:莫交切
犛新华字典

犛說文解字

犛說文解字小篆

西南夷長髦牛也。从牛𠩺聲。凡犛之屬皆从犛。

犛說文解字注

犛說文解字注小篆

西南夷長髦牛也。

段注:今四川雅州府淸谿縣大相嶺之外有地名旄牛。產旄牛。而淸谿縣南抵寧遠府,西抵打箭鑪。古西南夷之地。皆產旄牛。如郭樸注《山海經》所云:背,厀及胡,尾皆有長毛者。小角。其體純黑。土俗用爲菜。其尾腊之可爲拂子。云長髦者,謂背䣛胡尾皆有長毛。下文氂字乃專謂尾也。此牛名牛。音如貍。《楚語》:巴浦之犀。《上林賦》:㺎旄貘。以其長髦也。故《史記・西南夷傳》謂之髦牛。以其尾名氂也。故《周禮・樂師》注謂之氂牛。以氂可飾旄也。故禮注,《爾雅》注,《北山經》《上林賦》注,《漢書》西南夷傳皆謂之旄牛。氂髦旄三字音同。因之讀如毛。非也。據《上林賦》則旄異物。《中山經》:荆山多牛。郭曰:旄牛屬。

从牛。𠩺聲。

段注:里之切。一部。【按】切里之。氂切莫交。徐用《唐韵》不誤。而俗本誤易之。

之屬皆从

犛说文系传

犛说文系传小篆

西南夷長髦牛也。從牛𠩺聲。凡之屬,皆從𠩺。

鍇注:臣鍇曰:「𠩺火之反,利之反。」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诗词名句

评论发表评论

犛说文解字 单词乎
m.danci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