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ì ,部首:糸(糹),
卷号:十三上,反切:居擬切
紀新华字典

紀說文解字

紀說文解字小篆

絲別也。从糸己聲。

紀說文解字注

紀說文解字注小篆

別絲也。

段注:別絲各本作絲別。棫樸《正義》引,別絲也。又云:者,別理絲縷。今依以正。別絲者,一絲必有其首,別之是爲。眾絲皆得其首,是爲統。統與互相足也。故許不析言之。《禮器》曰:眾之也。散而眾亂。注曰:者,絲縷之數有也。此之本義也。引申之爲凡經理之稱。詩。網四方。箋云:以罔罟喻爲政。張之爲綱。理之爲。《洪範》九疇。四,五。斗牽牛爲星。《史記》每帝爲《本》,謂本其事而分別之也。詩。滔滔《江漢》。南國之。《毛傳》曰:其神足以一方。箋云:南國之大川。理眾水。使不壅滯。

从糸。己聲。

段注:居擬切。一部。

紀说文系传

紀说文系传小篆

絲別也。從糸已聲。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诗词名句

评论发表评论

紀说文解字 单词乎
m.danci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