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
拼音:jì ,部首:糸(糹),
卷号:十三上,反切:居擬切
紀新华字典
紀說文解字
紀
絲別也。从糸己聲。
紀說文解字注
別絲也。
段注:別絲各本作絲別。棫樸《正義》引紀,別絲也。又云:紀者,別理絲縷。今依以正。別絲者,一絲必有其首,別之是爲紀。眾絲皆得其首,是爲統。統與紀義互相足也。故許不析言之。《禮器》曰:眾之紀也。紀散而眾亂。注曰:紀者,絲縷之數有紀也。此紀之本義也。引申之爲凡經理之稱。詩。網紀四方。箋云:以罔罟喻爲政。張之爲綱。理之爲紀。《洪範》九疇。四,五紀。斗牽牛爲星紀。《史記》每帝爲《本紀》,謂本其事而分別紀之也。詩。滔滔《江漢》。南國之紀。《毛傳》曰:其神足以綱紀一方。箋云:南國之大川。紀理眾水。使不壅滯。
从糸。己聲。
段注:居擬切。一部。
紀说文系传
絲別也。從糸已聲。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诗词名句
- 说与旁人浑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刘季孙《题屏》
- 争教风鬓见横枝。
- 百里行春返,清流逸兴多。
- 应为我,翠眉聚。刘过《贺新郎》
- 君如有意耽田里,予亦无机向艺能。陆龟蒙《闲居杂题五首·野态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