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ér nài ,注音:ㄦˊ ㄋㄞˋ ,部首:而,笔画:9
五笔:DMJE,五笔98:DMJE
统一码:U+800F ,郑码:GLPD ,仓颉码:MBHHH ,四角码:12222

耏笔顺

耏笔顺:横、撇、竖、横折钩、竖 、竖、撇、撇、撇

耏异体字:

而 耐 𦓎 𦓘

基本解释

耏 ér ㄦˊ

  1. 同“而”,胡须:“以麝揉苏,泽耏颜鼻耳。”
  2. 兽多毛。
  3. 古水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淄博市西北。
  4. 姓。

其它字义

耏 nài ㄋㄞˋ

 ◎ 古代剃去颊须、以示惩处的一种轻刑:“刑有髡、钳、刖、劓,小罪耏。”

    详细解释

    ér

    〈名词〉

    胡须 [beard]

    当耏者完为城旦舂。——《刑法志

    耏罪亡命。——后汉书·光武纪》。注:“轻刑之名。一岁刑为罚作,二岁刑以上为耏。

    国语词典

    耏 ㄦˊ ér

    〈名词〉

    1. 頰上的鬚毛。
      《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沙漠之北,蔥嶺之西,冒耏之類,跋涉懸度。」
      《新唐書·卷二二一·西域傳下·波斯傳》:「祠夕,以麝揉蘇,澤耏顏鼻耳。」

    2. 姓。如漢代有耏跖。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诗词名句

    评论发表评论

    耏解释,耏汉语字典 单词乎
    m.danci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