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笔顺
格笔顺:横、竖、撇、点、撇、横撇/横钩、捺、竖、横折、横格异体字:
䈷 𠲱 𢓜 挌 𥰋基本解释
格 gé ㄍㄜˊ-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格子纸。方格儿布。
- 法式,标准: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资格。
- 表现出来的品质:格调。风格。人格。国格。性格。
- 阻碍,隔阂:格格不入。
- 击,打:格斗。格杀。
- 推究:格致。
- 树的长枝。
- 至,来:格于上下。
- 感通:格于皇天。
- 变革,纠正:格非。
-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详细解释
- 格 gē
- 形容某些碰击、断裂声。如:格登(走路时脚踏地的声音);格剌子(角落;偏僻的地方);格支支(物体断裂、撞击、摩擦的声音);格喳(木棍断裂声)
- 另见 gé
国语词典
- 格 gé ㄍㄜˊ
〈名词〉
- 长枝条。
- 方形的空框或用线条组成的四方形。
- 如:「窗格」、「方格」。
- 架子的分层。
- 如:「这期的杂志,就放在书架的第三格。」
- 量词。计算容器刻度的单位。
- 如:「这感冒药水每次喝一格的量,三餐饭后服用。」
- 标准、法式。
- 如:「资格」、「规格」、「合格」、「破格」。
- 人品、气量、风度、情操的泛称。
- 修辞的方法称为「格」。
- 如:「譬喻格」、「夸张格」。
- 姓。如汉代有格班,隋代有格处仁。
〈动词〉
- 匡正、改正。
- 匹敌、抵抗。
- 《史记·卷七十·张仪传》:「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虎之与羊不格明矣。」
- 阻碍、阻止。
- 打斗、击杀。
- 如:「格斗」、「格杀」。
- 《三国志·卷一九·魏书·任城威王彰传》:「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
- 穷究。
-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 至、来。
- 感通。
0
纠错/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