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笔顺
厭笔顺:横、撇、竖、横折、横、横、竖、横折钩 、横、横、横、撇、捺、点
厭异体字:
厌 懕 猒 饜 𤟶 𤡜 魘
基本解释
厭 yàn ㄧㄢˋ
- 嫌惡,憎惡:厭惡(wù)。討厭。厭倦。喜新厭舊。不厭其詳。學而不厭。
- 滿足:貪得無厭。
详细解释
厭
厭 yā
〈動〉
(1) 一物壓在另一物上 [press]
厭,笮也。——《說文》。段注:「此義今人字作壓,乃古今字之殊。」
地震隴西,厭四百餘家。——《漢書·五行志下之上》
如牆厭之。——《荀子·彊國》
厭目而視者,視一以爲兩。——《荀子·解蔽》
又如:厭覆(車翻人壓)
(2) 泛指壓制;抑制 [restrain]
東厭諸侯之權,西遠羌胡之難。——《漢書·翼奉傳》。——師古曰:「厭,抑也。」
故賢人立朝,折衝厭難,勝於亡形。——《漢書·辛慶忌傳》。師古曰:「厭,抑也。」
又如:厭抑(壓制)
(3) 以迷信的方法,鎮服或驅避可能出現的災禍,或致災禍於人 [pray for suppressing or driving away]
秦始皇帝常曰:「東南有天子氣」,於是因東遊以厭之。——《史記·高祖紀》
又如:厭法(厭勝法。是一種用咒符來制服對手的巫術)
(4) 堵塞 [block up]
厭其源,開其瀆。——《荀子·修身》。注:「厭,塞也。」
(5) 另見 yàn
国语词典
厭 ㄧㄢˋ yàn
〈動〉
-
飽、滿足。
如:「貪得無厭」。
《左傳·隱公元年》:「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
《論語·述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
憎惡、嫌棄。
如:「厭惡」。
《左傳·隱公十一年》:「天而既厭周德矣,吾其能與許爭乎?」
《論語·憲問》:「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
厭 ㄧㄢ yān
-
參見「厭厭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