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笔顺
至笔顺:横、撇折、点、横、竖、横至异体字:
𡉰 𡊏 𦤳 𦤴 𦤵 致 𡠗基本解释
至 zhì ㄓˋ- 到:至此。自始至终。从古至今。至于。以至。甚至。
- 极、最:至少。至亲。至交(最相好的朋友)。至诚。至高无上。至理名言。
详细解释
- 至 zhì
〈动词〉
- (象形。从一,一犹地,指事,不去而下来。古文从土,上亦象飞下之形。尾上首下。本义:到来,到达)
- 同本义(上古时期多用“至”,中古时期多用“到”) [arrive;reach]
- 又如:至旦(到天明);水流至足;至竟(到底;毕竟);至止(到达,到来。止,语气词);无微不至;自春至冬;由东至西;至于(到;达到);至乎(至于。到;达到);至至(达到,道的最高境地);至到(指程度达到极点;到)
- 来;去 [come;go]
- 至,来也。——《玉篇》
- 君子是以知桓王之失 郑也…己弗能有,而以与人;人之不至,不亦宜乎!——《左传·僖公五年》
- 形容事物的尽善尽美。犹言最好、最高、最大 [perfect;best;first-rate]
- 至人无己。——《庄子·逍遥游》
- 色愈恭,礼愈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吾爱汝至。——清· 林觉民《与妻书》
- 又如:至心(极为诚恳的心意);最骏(最好的骏马);至意(极深远的用意);至情(极其真实的思想感情);至理(极深的道理);至材(极佳的才能);至治(最完善的政治);至德(最高尚伟大的德性)
- 深 [deep]
- 又如:至虑(深思熟虑);至戒(犹深戒);至契(交情极深的朋友)
- 得当;恰当 [proper;suitable]
- 不知逆顺之理、小大至不至之变者也,未可与及天下之大理者也。——《荀子·正论》。杨倞注:“至不至,犹言当不当也。”
- 亲近 [close;intimate]。如:至戚(最亲近的亲属)
- 真挚;诚挚 [honest]
-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中庸》。朱熹注:“天下至诚谓圣人之德之至,天下莫能加也。”
- 又如:至诚;至友
- 周到 [con siderate;thoughtful]
-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副词〉
- 大 [great;maximum]
-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易·坤》
- 又如:至贤(大贤。指极有贤德的人);至砀(极广大)
- 极;最 [very]
- 材之不逮至远也。——汉· 贾谊《治安策》
- 陵见其至诚。——《汉书·李广苏建传》
- 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贾谊《论积贮疏》
- 罪至重而罚至轻,庸人不知恶矣。——《荀子·正论》
- 又如:至公(最公正);至足(极充足);至大至刚(广大无限而刚健不可屈挠);至大无外(大到极点,外无以加);至小无内(小到极点,内无余隙);至公无私(公正到极点,丝毫没有私心);至清(极其清澈)
- 一定;必 [certainly]
- 竟,竟然 [unexpectedly]
- 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鸟飞。——《韩非子》
〈名词〉
- 夏至、冬至的简称 [solstice]
- 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左传·僖公五年》
- 又如:至节(冬至或夏至);至日(指冬至日,夏至日。冬至昼最短,夏至昼最长)
- 至道。道家多以指最玄妙精深的道理 [very reason]
- 今背其本而求其末,释其要而索其于祥,末可与言至也。——《淮南子·本经训》
- 又如:至精(我国古代哲学家指一种极其精微神妙而不见形迹的存在)
- 道德高尚的人;圣人 [saint]
- 道者,圣之所吏也,至之所得也。——《鹖冠子》
- 又如:至人(道家指超凡脱俗,达到无我境界的人;思想或道德修养最高超的人)
- 准则 [standard;criterion]
- 民生而有习有常,以习为常,以常为慎…上贤而不穷,哀乐不谣,民知其至。——《逸周书》
〈介词〉
- 到…时候 [till;to;untill]
-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常用词组
至宝 至不济 至诚 至迟 至此 至当 至多 至高无上 至好 至交 至今 至理 至理名言 至亲 至情 至日 至若 至善 至上 至少 至死 至矣尽矣 至言 至友 至于国语词典
- 至 zhì ㄓˋ
〈动词〉
- 到达、来到。
- 《论语·子罕》:「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形容词〉
- 大、完善。
- 《孝经·开宗明义章》:「先王有至德要道。」
-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副词〉
〈连词〉
- 表示转折的语气。
- 《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名词〉
- 二十四节气之一。
- 如:「冬至」、「夏至」。
- 二一四部首之一。
0
纠错/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