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日遇重九,跃马□欢游。
如今何事多感,双鬓不禁秋。
目断五陵台路,无复临高千骑,鼓吹簇轻裘。
霜露下南国,淮汉绕神州。
钓松鲈,斟郢酒,听吴讴。
壮心铄尽,今夕重见紫茱羞。
月落笳鸣沙碛,烽静人耕榆塞,此志恐悠悠。
拟欲堕清泪,生怕菊花愁。
(1).地名。在今 宁夏 中卫 。 隋 置。《元和郡县图志·灵州》:“ 鸣沙县 ……西枕 黄河 ,人马行经此沙,随路有声,异於餘沙,故号‘鸣沙’。” 宋 司马光 《塞上》诗:“剑客苍鹰队,将军bai{1*1}虎牙。分兵逻 圁水 ,纵骑猎 鸣沙 。” 清 吴伟业 《送赣州曾庭闻孝廉移家宁夏》诗:“夜半酒楼羌笛起,软裘衝雪踏 鸣沙 。” 吴翌凤 笺注引《一统志》:“ 鸣沙 故城在 寧夏府 中卫县 西,人马过此则沙有声。”
(2).山名。在今 甘肃 敦煌 南。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元和郡县图志·沙州》:“ 鸣沙山 ,一名 神沙山 ,在县南七里。今按其山积沙为之,峯峦危峭,踰於山石。四面皆为沙壠,背有如刀刃,人登之即鸣,随足頽落,经宿风吹,輒復如旧。”《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三·于阗》:“ 瓜州 南十里 鸣沙山 ,云冬夏殷殷有声如雷,云《禹贡》 流沙 也。”
(3).在水下滚动鸣响的沙砾。 宋 范成大 《过江津县睡熟不暇梢船》诗:“梦里竹间喧急雪,觉来船底滚鸣沙。”
(1).《汉书·韩安国传》:“后 蒙恬 为 秦 侵胡,辟数千里,以 河 为竟。累石为城,树榆为塞, 匈奴 不敢饮马於 河 。”后因以“榆塞”泛称边关、边塞。 唐 骆宾王 《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诗:“边烽警榆塞,侠客度 桑乾 。” 清 赵翼 《树海歌》:“我行万里半天下,中原尺土皆耕稼。到此奇观得未曾,榆塞 邓林 詎足亚。” 宁调元 《秋兴用草堂韵》:“丛祠明灭篝灯火,落日凄凉榆塞笳。”
(2).指 山海关 。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出 榆塞 而草黄,坠犂天而云黑。” 清 顾炎武 《永平》诗:“ 榆塞 晚花重发后, 滦河 秋雁独飞初。” 清 纳兰性德 《念奴娇·宿汉儿村》词:“无情野火,趁西风烧徧天涯芳草。 榆塞 重来冰雪里,冷入鬢丝吹老。”参见“ 榆关 ”。
王千秋名句,水调歌头(九日)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