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沧江月,秋色碧海云。
离居盈寒暑,对此长思君。
思君楚水南,望君淮山北。
梦魂虽飞来,会面不可得。
畴昔在嵩阳,同衾卧羲皇。
绿萝笑簪绂,丹壑贱岩廊。
晚途各分析,乘兴任所适。
仆在雁门关,君为峨眉客。
心悬万里外,影滞两乡隔。
长剑复归来,相逢洛阳陌。
陌上何喧喧,都令心意烦。
迷津觉路失,托势随风翻。
以兹谢朝列,长啸归故园。
故园恣闲逸,求古散缥帙。
久欲入名山,婚娶殊未毕。
人生信多故,世事岂惟一。
念此忧如焚,怅然若有失。
闻君卧石门,宿昔契弥敦。
方从桂树隐,不羡桃花源。
高风起遐旷,幽人迹复存。
松风清瑶瑟,溪月湛芳樽。
安居偶佳赏,丹心期此论。
(1).风刮起来。 晋 陆机 《豪士赋》序:“是以事穷运尽,必於颠仆;风起尘合,而祸至常酷也。” 唐 杜甫 《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诗:“风起春灯乱, 江 鸣夜雨悬。”《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风起时,有千尺翻头浪。”
(2).比喻事物的兴起。《史记·淮阴侯列传》:“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襍遝,熛至风起。”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万物之奥》:“海内之士,响应风起;俊雄英豪,辐至蜂止。”《汉书·息夫躬传》:“如使狂夫嘄謼於东崖, 匈奴 饮马於 渭水 ,边竟雷动,四野风起。”
(1).辽阔;辽远。《南史·陈纪上·武帝》:“二 南 崇絶,四履遐旷,泱泱表海,祚土维齐;巖巖 泰山 ,俾侯于 鲁 。” 南朝 陈 徐陵 《移齐文》:“ 洞庭 遐旷,兵食殷阜。” 唐 司空曙 《为李魏公赋谢汧公》诗:“白雪高吟际,青霄远望中。谁言路遐旷,宫徵暗相通。”
(2).抱负远大;胸怀宽阔。《隋书·李穆传》:“器宇弘深,风猷遐旷。” 唐 吴筠 《步虚词》之八:“天人诚遐旷,欢泰不可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知己》:“ 宏农 杨拯 士扶 ,敏而安道; 清河 房垂 翼明 志而好古; 河东 柳识 方明 ,遐旷而才:是皆慕元者也。”
(1).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 光武 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2).指幽居之士。 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李白名句,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以寄之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