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寻方直剪湘烟,欲寄先悉见赏难。
指佞扶危两堪试,惟凭不作瘦藤看。
(1).见“ 指佞草 ”。
(2).谓指摘邪佞。《旧唐书·温造传》:“宪官之职,在指佞触邪,不在行李自大;侍臣之职,在献替可否,不在道路相高。”《明史·华允诚传》:“直言敢諫之士,一鸣輒斥;指佞荐贤之章,目为奸党。”
(1).不兴起;不兴盛。《礼记·乐记》:“暴民不作,诸侯宾服。” 孔颖达 疏:“不作,谓不动作也。”《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 赵岐 注:“不作,圣王之道不兴。”《韩诗外传》卷三:“无令财货上流,则逆不作。”《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昔 成 康 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 李善 注:“作,兴也。”
(2).不耕作;不写作。《史记·赵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之一:“诗人长不作,千载尚风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许。《老残游记》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带兵器,所以这拳法专为保护身命的。”
张咏名句,方竹杖寄苏内翰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