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驾旌旄列队行,龙旗遥映凤城明。
。
护霜云外天颜碧,笼水烟边山色青。
。
新岁野郊春气霭,今朝村市晓晴生。
。
鞠躬稽首参天处,四海讴歌贺太平。
方言。酝酿结霜。 唐 李嘉祐 《冬夜饶州使堂饯相公五叔赴歙州》诗:“斜汉初过斗,寒云正护霜。” 宋 费衮 《梁溪漫志·方言入诗》:“方言可以入诗, 吴中 以八月露下而雨谓之惏露,九月霜降而云谓之护霜。 竹坡 周少隐 有句云:‘雨细方惏露,云疎欲护霜。’” 明 娄元礼 《田家五行·天文·论云》:“冬天近晚,忽有老鲤班云起,渐合浓阴者,必无雨,名曰护霜天。”
(1).指高空。 隋 李播 《天象赋》:“动则飞跃於云外,止则盘縈於 汉 沂 。”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龙鳞般云外飘,鹅毛般江上剪,蝶翅般风中旋。” 清 郑燮 《瑞鹤仙·官宦家》词:“笙歌云外迥。正烛烂星明,花深夜永。”
(2).高山之上。亦指世外。 唐 元稹 《玉泉道中作》诗:“遐想云外寺,峯峦渺相望。” 宋 吴文英 《齐天乐》词:“流红江上去远,翠尊曾共醉,云外别墅。” 元 虞集 《送先陇二邻僧还吴》诗之二:“云外催归锡,松间觅旧题。”
(3).比喻仙境。 宋 吴文英 《浣溪沙·春情》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宋 家铉翁 《念奴娇·中秋纪梦》词:“縹緲琼宫,溟茫朱户,不与尘寰隔。翩然鹤下,时传云外消息。”
天子的容颜。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羣臣拜舞天颜舒,我王何忧能不移。” 唐 杜甫 《紫宸殿退朝口号》:“昼漏稀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恭办南斗圩行宫,得第二次瞻仰天颜。”
见“ 水烟 ”。
亦作“ 水烟 ”。1.水上的烟霭。 南朝 梁简文帝 《登烽火楼》诗:“水烟浮岸起,遥禽逐雾征。” 唐 岑参 《江行夜宿龙吼滩》诗:“水烟晴吐月,山火夜烧云。” 前蜀 李珣 《南乡子》词之七:“沙月静,水烟轻。芰荷香里夜船行。”
(2).用水烟袋装烟丝吸用的烟。吸时,烟从注水的筒管中通过,故称。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烟草》:“ 兰州 别产烟种,范铜为管,贮水而吸之,谓之水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伯父起来,洗过了脸,吃了一会水烟,又吃了点心。” 鄢国培 《巴山月》第一章六:“ 喻胜蜀 左手拿着白铜水烟袋,吹燃纸捻吸着水烟,烟袋水箱不断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
靠近边界的山岭。 宋 王珪 《赠太尉郑文肃公挽词》之二:“星坠将军府,边山万未腓。” 明 卢象昇 《剿荡愆期听候处分并陈贼势兵情疏》:“日则裹粮负运,夜则露宿边山。”
朱元璋名句,大祀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