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首页 - 诗词名句 - 默默一尘入正受,历历诸尘三昧起

默默一尘入正受,历历诸尘三昧起

出自宋代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白发颅上,青瞳眉底。
雪点疏林,秋明野水。
万像自相投,一灵还不倚。
默默一尘入正受,历历诸尘三昧起

查看所有释正觉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默默

默默 (mòmò) 不说话、不出声的样子 quietly

一尘

(1).一粒微尘。常喻事物的微小。 南朝 宋 鲍照 《野鹅赋》:“虽陋生於万物,若沙漠之一尘。” 唐 聂夷中 《古兴》诗:“片玉一尘轻,粒粟山丘重。” 清 任泰学 《质疑·周易》:“附上《周易》质疑若干条,一尘勺水,未必无补於高深,或去道尚远,亦示近日学问所到而已。”

(2).道家称一世为一尘。《太平广记》卷四五引 晋 葛洪 《神仙传·丁约》:“儒谓之世,释谓之劫,道谓之尘。” 宋 孙觌 《奉寄沉理问》诗:“可怜仙凡一尘隔,哀乐纷纶殊不极。”

(3).借指相当大的差距。 明 王守仁 《寄邹谦之》书:“纵令鞭辟向里,亦与圣门致良知之功,尚隔一尘。”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文坛三户》:“那些作品,即使摹拟到和破落户的杰作几乎相同,但一定还差一尘。”

正受

佛教语。又称禅定。是佛教修行方法之一。定心,离邪乱,谓之正;无念无想,纳法在心,谓之受。 唐 王维 《能禅师碑》:“至性淳一,天姿贞素,百福成相,众妙会心,经行宴息,皆在正受。”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脱令我今世适发善念,欲入正受,即有魔事,不得成就,便当知前生善根微浅,嬈善友故。”

历历

历历 (lìlì) 一个个清晰分明 distinctly;clearly 历历可数 历历在目

诸尘

佛教语。指色、声、香、味、触五尘。 唐 王建 《原上新居》诗之七:“焚香向居士,无计出诸尘。” 明 高启 《赋永上人纸帐》:“ 剡 藤裁素幬,坐使诸尘隔。”

三昧

三昧 (sānmèi) 佛教用语,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 (Budd.) purity and calm arising from correct relization;knack;secret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陆游《示子过》 深得其中三昧

释正觉名句,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猜你喜欢
应用推荐
诗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