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思堂上画三身,回作仙宫度美人。
赐额御书金字贵,行香天乐羽衣新。
空廊鸟啄花砖缝,小殿虫缘玉像尘。
头白女冠犹说得,蔷薇不似已前春。
赐予匾额或题额。 唐 王建 《题应圣观》诗:“赐额御书金字贵,行香天乐羽衣新。”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玠 ( 吴玠 )謚 武安 ,而 梁 益 间有庙,赐额曰‘忠烈’,故西人至今但谓之 吴忠烈 云。”《清史稿·沉德潜传》:“又以 德潜 年八十,赐额曰‘鹤性松身’,并賚 藏 佛、冠服。”
(1).进呈于帝王的书。后称帝王的书为御书。《左传·哀公三年》:“夏五月辛卯,司鐸火。火踰公宫, 桓 僖 灾。救火者皆曰顾府。 南宫敬叔 至,命周人出御书,俟於宫。” 杜预 注:“御书,进於君者也。” 唐 韩愈 《集贤院校理石君墓志铭》:“詔下 河南 徵拜京兆昭应尉,校理 集贤 御书。”
(2).皇帝书写的字。 唐 张说 《端午三殿侍宴应制》诗:“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 清 方苞 《两朝圣恩恭纪》:“嗣是每以御製诗文、御书宣示南书房。”
(3).谓皇帝书写。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余深 罢相,居 福州 ,第中有荔枝,初实絶大而美,名曰亮功红。 亮功 者, 深 家御书阁名也。”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中和堂御制诗》:“堂北又有 清风亭 ,御书其楹。”
(1).以金粉书就之文字。指铭刻于碑石、器物上的文字。《文选·陆倕<新漏刻铭>》:“寧可使多谢 曾水 ,有陋 昆吾 ,金字不传,银书未勒者哉!” 张铣 注:“金字银书,谓碑铭之书也。”
(2).指皇帝写的文字。 唐 张昔 《御注孝经台赋》:“金字累累以条贯,银钩歷歷而交映。” 唐 王建 《题应圣观》诗:“赐额御书金字贵,行香天乐羽衣新。”
(3).见“ 金字经 ”。
(1).古代礼拜神佛的一种仪式。始于 南北朝 。初,每燃香熏手,或以香末散行。 唐 以后则斋主持香炉巡行道场,或仪导以出街。《南史·王僧达传》:“先是, 何尚之 致仕,復膺朝命,於宅设八关斋,大集朝士,自行香。” 唐 张籍 《送令狐尚书赴东都留守》诗:“行香暂出天桥上,巡礼常过禁殿中。”《旧唐书·职官志二》:“凡国忌日,两京大寺各二,以散斋僧尼。文武五品已上,清官七品已上皆集,行香而退。”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行香起於 后魏 及 江 左 齐 梁 间。每燃香燻手,或以香末散行,谓之行香。 唐 初因之。 文宗 朝, 崔蠡 奏设斋行香,事无经据,乃罢。 宣宗 復释教,行其仪。 朱梁 开国,大明节百官行香祝寿。 石晋 天禧 中, 竇正固 奉国忌行香,宰臣跪炉,百官立班,仍饭僧百人,即为规式。国朝至今因之。”《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一日,爱子 王雱 病疽而死, 荆公 痛思之甚,招天下高僧设七七四十九日斋醮,荐度亡灵。 荆公 亲自行香拜表。”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二:“僧道法事有行香。 姚宽 《西溪丛语》谓起于 后魏 及 江 左 齐 梁 间,初以香末散行为行香。 唐 以后则斋主持香鑪巡行坛中及街市,至今皆然。案释氏《贤愚经》:‘为蛇施金设斋,令人行香僧手中。’此香末散行之行香也。《唐会要》:‘ 开成 五年四月,中书门下奏天下州府每年常设降诞斋,行香后令以素食宴乐。’此持鑪巡行之行香也。”《儒林外史》第四回:“众和尚吃完了斋,洗了脸和手,吹打拜懺,行香放灯,施食散花,跑五方,整整闹了三昼夜,方纔散了。”《红楼梦》第一○二回:“三位法官行香取水毕,然后擂起法鼓。” 克非 《春潮急》三三:“‘走快点哇!’妻子掉的太远,他停下来催促,‘又不是在“行香”!’”
(2). 明 清 时官吏每至朔望入庙焚香叩拜,或新官赴任后举行入庙焚香仪式,均称行香。《初刻拍案惊奇》卷十:“行香讲书已过,便张告示,先考府学及 天台 、 临海 两县。” 清 赵翼 《陔馀丛考·行香》:“外省文武官每朔望向文武庙行香……朔望朝拜亦是旧制,而与行香为两事。 王棠 《知新録》谓 洪武 十七年詔,朔望日郡县官以下诣学行香,则朔望朝拜及行香并为一事,乃 洪武 制。”《中国现在记》第五回:“不多几日,早到了 黄梅县 地界,早有书差办下一座公馆,看了九月十四辰时接印。一切行香、巡城、放告,都是照例公事,不在话下。”
顺适天道之乐。《庄子·天道》:“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成玄英 疏:“俯同尘俗,且适人世之懽;仰合自然,方欣天道之乐也。”
(1).犹仙乐。常借指美妙的音乐。 唐 沉佺期 《峡山寺赋》:“仙人共天乐俱行,花雨与香云相逐。”
(2).指自然界和谐的音响,天籁。 梁启超 《澳亚归舟杂兴》诗:“盪胸海风和露吸,洗心天乐带涛听。”
(3).喻宫庭的音乐。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六:“春风开紫殿,天乐下珠楼。”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万国衣冠,尽染御炉细缕;六宫笙鼓,俱传天乐新声。”
(1).以羽毛织成的衣服。《史记·孝武本纪》:“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使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汉书·郊祀志上》:“五利将军亦衣羽衣。” 颜师古 注:“羽衣,以鸟羽为衣,取其神僊飞翔之意也。”按,五利将军 栾大 , 汉武帝 时方士。
(2).常称道士或神仙所著衣为羽衣。 三国 魏 曹植 《平陵东行》:“閶闔开,天衢通,被我羽衣乘飞龙。” 唐 郑谷 《寄同年礼部赵郎中》诗:“仙步徐徐整羽衣,小仪澄澹转中仪。” 宋 苏轼 《后赤壁赋》:“梦一道士,羽衣翩仙,过 临皋 之下。”《西游记》第二四回:“道服自然襟绕雾,羽衣偏是袖飘风。”
(3).道士的代称。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有夷坦曰 芙蓉平 ,道人於彼种芎,非留旬日不可登,且涉入夷界,虽羽衣辈亦罕到。”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丙:“忽有羽衣诣门,延之与语。” 清 黄景仁 《石鳌坞洞天福地遗址》诗:“羽衣散尽香火絶,时有丐者僵苔阶。”
(4).指轻盈的衣衫。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舞歌词》之一:“ 吴 刀 楚 製为佩褘,纤罗雾縠垂羽衣。” 明 许潮 《写风情》:“我安排彩袖,慇懃捧玉髓,轻盈舞羽衣。” 冰心 《赞美所见》诗:“倘若是那夜我在星光中独泛,你羽衣蹁跹飞到我的舟旁。”
(5).指《霓裳羽衣曲》。 唐 吴融 《华清宫》诗之二:“一曲《羽衣》听不尽,至今遗恨水潺潺。” 宋 汪元量 《唐多令·吴江中秋》词:“舞罢《羽衣》尘满面,谁伴我,广寒游?” 清 李渔 《玉搔头·呼嵩》:“《羽衣》不奏人间曲,宝鼎时焚异国香。”
王建名句,题应圣观(观即李林甫旧宅)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