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首页 - 诗词名句 - 文章光艳{1*1}照千古,玉牒万金吁可剖

文章光艳{1*1}照千古,玉牒万金吁可剖

出自宋代苏籀《雕木工》:

君不见峄山高崖斯相迹,枣木刻模真并失。
又不见深之袖手安国碑,帝悟百牛欣倒石。
秦唐二子皆有声,何必今人不逾昔。
拙工砺器雕不已,印版传书差可贵。
方趺图首效碑影,穿凿胶黏总纰颣。
凤山之水生琼玖,斲磨光泽坚而黝。
文章光艳{1*1}照千古,玉牒万金吁可剖
刊劖四海多名手,何必区区镌腐朽。

查看所有苏籀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文章

文章 (wénzhāng)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article;essay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泛指著作 literary works;writings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hidden meaning 话里有文章 事情;程序 thing;program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光艳

光艳 (guāngyàn) 鲜明艳丽 bright and beautiful 光艳动人

千古

千古 (qiāngǔ) 指久远的年代 through the ages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永远地 forever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zhou{1-1}恩{1~1}来 千古奇闻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eternal repose

玉牒

(1).古代帝王封禅、郊祀的玉简文书。《史记·孝武本纪》:“封 泰山 下东方,如郊祠 泰一 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书祕。”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郊禅》:“ 开元 十三年, 玄宗 既封禪,问 贺知章 曰:‘前代帝王何故秘玉牒之文?’ 知章 对曰:‘玉牒本通神明之意,前代帝王所求各异,或祷年算,或求神仙,其事微密,故外人莫知之。’” 宋 王禹偁 《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祈福不劳藏玉牒,礼天须至用金泥。”

(2).记载帝王谱系、历数及政令因革之书。至 宋 代,每十年一修。《新唐书·百官志三》:“﹝ 宗正寺 ﹞知图谱官一人,修玉牒官一人。”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三:“玉牒修书,始於 大中 祥符 ,至於 政 宣 而极备……编年以纪帝系,而戴其历数及朝廷政令之因革者,为《玉牒》。” 明 何景明 《寄樊国宾》诗:“业绍青緗旧,名沾玉牒香。” 爱新觉罗·溥仪 《我的前半生》第九章:“我曾根据一九三七年修订的‘玉牒’和妹妹弟弟们提供的材料,做过一个统计。”

(3).泛指典册、史籍。《文选·左思<吴都赋>》:“鸟策篆素,玉牒石记。” 张铣 注:“玉牒、石记,皆典策类也。”《文选·张协<七命>》:“生必耀华名於玉牒,没则勒洪伐於金册。” 李周翰 注:“玉牒、金册,并国史也。”

(4).指佛道之书。 晋 葛洪 《抱朴子·黄白》:“《玉牒记》云:‘天下悠悠,皆可长生也;患於犹豫,故不成耳。’” 隋 炀帝 《宝台经藏愿文》:“前佛后佛,谅同金口;即教当教,寧殊玉牒。”《云笈七籤》卷七:“三元布经皆刻金丹之书,盛以自然云锦之囊,封以三寳神之章,藏於九天之上大有之宫,谓之玉牒金书。”

(5).神仙名籍。 唐 韦应物 《萼绿华歌》:“有一人兮升紫霞,书名玉牒兮 萼緑华 。”

万金

(1).极多的钱财。《列子·杨朱》:“ 卫端木叔 者, 子贡 之世也,藉其先貲,家累万金。”《史记·平準书》:“富商大贾……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 三国 魏 曹丕 《又与锺繇书》:“ 宋 之结緑, 楚 之 和 璞,价越万金。”

(2).用以形容贵重或比喻贵重之物。《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灌夫 ﹞身中大创十餘,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 唐 杜甫 《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明 方孝孺 《送太学赵孝先<从军诗>序》:“安知万金之非轻,秋毫之非重乎?”

苏籀名句,雕木工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猜你喜欢
应用推荐
诗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