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出诸王后,名高胄子中。
昔惟称八凯,今复有□□。
疏可编遗史,诗宁论变风。
所交皆胜彦,未必记衰翁。
(1).指前朝的历史。 宋 陈造 《魏帝庙》诗:“至今閲遗史,为汝空饮恨。” 元 虞集 《翰林承旨刘公神道碑》:“史馆方修 太祖皇帝 以来实録,与 辽 金 之遗史。” 清 沉永令 《赠蘗庵禅师》诗:“列朝文献徵遗史,一代天龙护法王。”
(2).谓根据轶闻编成的史书,所记多为正史所不载。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九:“《国史补》之説固未可信,又安知《唐宋遗史》为得其实乎?”
(1).指《诗经》“国风”中 邶 至 豳 等十三国的作品。《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仪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诗·邶风·柏舟诂训传》 唐 陆德明 题解:“从此讫《豳·七月》,十三国并变风也。” 清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风雅正变说》:“变化下之名为刺上之什,变乎风之正体,是谓变风。”参见“ 正风 ”。
(2).谓改变、摧弱鄙俚的诗风,恢复《诗经》的传统。 宋 苏颂 《<小畜集>序》:“窃谓文章末流,由 唐 季涉 五代 ,气格摧弱,沦于鄙俚。国初屡有作者,留意变风,而习尚难侈,未能復雅。”
(3).泛指民歌。 元 张宇 《采莲》诗:“隔岸谁家贵公子,调笑新词歌艷体, 吴 儂变风有如此,谁念採苹供祭礼?”
刘克庄名句,题赵上舍崇{左月右盈}诗卷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