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幽坐南轩,万壑取我囚。
疾雷且不闻,焉知草虫愁。
强颜理编简,阅世如东流。
滔滔竟不返,谁复操戈矛。
天涯念孤侄,携母依诸刘。
书来话悲辛,心往形辄留。
先茔托仙峰,山僧扫梧楸。
二女随母住,外翁今白头。
伯氏尚书郎,名字腾九州。
仲兄中武举,气欲无羌酋。
棣华一朝集,荆树三枝稠。
堂堂相继去,遗我归山丘。
漆园梦方觉,白有云正浮。
凭陵若蹈空,何处停华辀。
故乡岂不怀,屋食良易谋。
自我识废兴,於天无怨尤。
平生喜闻诗,此诗当挽讴。
不须生刍奠,君从二兄游。
先人坟茔。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 敬皇后 梓宫,启自先塋,将祔于 兴安陵 。” 宋 范公偁 《过庭录》:“尔何所见,吾正恐愚民致疑,害尔先塋耳。” 清 龚自珍 《某生与友人书》:“君家先塋 邓尉 侧,佳木生之杂紺碧。”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唐 刘长卿 《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元 李宗冽 《题岳溪禅林精舍》诗:“山僧四五人,屡访期识面。”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七:“百觅 理安寺 ,始与山僧晤。”
(2).僧人自称的谦词。《五灯会元·法眼宗·罗汉琛禅师》:“众人既尽在此,山僧不可无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师曰:‘山僧过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梧桐与楸树。二木皆逢秋而早凋。《楚辞·九辩》:“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朱熹 集注:“梧桐,楸梓,皆早凋。” 南朝 梁 鲍泉 《秋日》诗:“露色已成霜,梧楸欲半黄。” 唐 刘禹锡 《秋声赋》:“至若松竹含韵,梧楸蚤脱;惊綺疏之晓吹,堕碧砌之凉月。” 宋 秦观 《春日杂兴》诗之二:“璧月鉴廉櫳,珠星络梧楸。”
朱槔名句,自作挽歌辞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