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时家分宁,风俗喜追随。
挽留杯酒间,往往醉如泥。
比年舍临汝,闭关无相知。
牢落三週星,淹泊一水湄。
人事即渐熟,邻曲不复疑。
闻有长者客,清谈颇忘疲。
宗盟晚相遇,佳此野鹤姿。
过我忽长鸣,倾倒胸中奇。
借问所从来,半世游京师。
群贤共文字,声名冠当时。
自得固有余,足能攀桂枝。
上以荣北堂,下以光衰迟。
故山未暇往,旧游不足思。
墙东或可隐,便拟营茅茨。
奇怀傲南窗,幽花撷东篱。
是亦差可乐,去此将何为。
恨未识胥邓,论交尚差池。
不妨气类求,相与慰渴饥。
同姓纷在眼,邈然弃如遗。
此道已浇薄,君乃敦笃之。
何当美盛德,老矣徒嗟咨。
黄妳厄兵火,荒唐废文辞。
毛子素偃蹇,岂复能发挥。
谁为国士重,自有尚书诗。
(1).意气相投者。语本《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则各从其类也。”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至於臣者,人道絶绪,禁固明时,臣窃自伤也,不敢乃望交气类,脩人事,叙人伦。”《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弘长风流,许与气类。” 刘良 注:“气类,谓同气相求,方以类聚也。” 清 赵翼 《再简稚存》诗:“固知声名播,兼恃气类联。” 鲁迅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作者虽然单独执笔,气类则决不只一人,用‘我们’来说话,是不错的。”
(2).气质同类者。 唐 白居易 《秋蝶》诗:“朝生夕俱死,气类各相从。”《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兴元年》:“ 鲜卑 、 乌桓 ,我之气类,可以为援,奈何击之!” 胡三省 注:“ 鲜卑 、 乌桓 , 东胡 之种,与 匈奴 同禀北方刚强之气,又同类也。”
吴可名句,吴秀才出示孙尚书诗求鄙作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