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鼎真炉不无不有,惟正惟中。
向静里施工,定中斡运,寂然不动,应感*通。
老蚌含珠,螟蛉咒子,个样真机妙莫穷。
只这是,若疑团打破,顿悟真空。
采铅不离坤宫。
运符火、须当鼓巽风。
向北海波心,生擒白{1*1}虎,南山火里,捉住青龙。
二物相投,三关一辏,炼出神丹满鼎红。
藏身处,且和光混俗,是谓玄同。
对有贤子者的誉称。《南史·王珍国传》:“﹝ 王珍国 ﹞还为大司马中兵参军。 武帝 雅相知赏,谓其父 广之 曰:‘ 珍国 应堪大用,卿可谓老蚌也。’”《南齐书·王广之传》作“老蜯”。参见“ 老蚌生珠 ”。
(1).口中衔珠。《庄子·外物》:“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
(2).喻怀才。 宋 梅尧臣 《哀国子黄助教》诗:“儒者务欲博,诵説穷冬秋。衣裙未及解,含珠以见求。”
死者口中所含之珠。《吕氏春秋·节丧》:“国弥大,家弥富,葬弥厚。含珠鳞施,﹝夫﹞玩好货宝,钟鼎壶滥,轝马衣被戈剑,不可胜其数。” 高诱 注:“含珠,口实也。” 章炳麟 《信史下》:“古之葬者,含珠鳞施。鳞施者,玉柙是也。”参见“ 含 ”。
这样。 宋 苏轼 《记梦》诗:“不信天形真箇样,故应眼力自先穷。” 宋 刘克庄 《送真舍人帅江西》诗之二:“海神亦叹公清德,少见孤舟箇样轻。”
(1).玄妙之理;秘要。 唐 杨巨源 《送淡公归嵩山龙潭寺葬本师》诗:“野烟秋火苍茫远,禪境真机去住閒。” 宋 陈师道 《和贾耘老春晚》诗:“一卧海城春又晚,不妨閒处得真机。”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古人论诗,举其大要,未尝喋喋以泄真机,但恐人小其道尔。”
(2).真正的动机、目的。 明 唐顺之 《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人见其千金之捐乃其奇节,而不知锥刀之算其真机也。”
李道纯名句,沁园春 赠安间子周高士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