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能讲大乘经,法施堂中不出扃。
为许先师传后世,径从西海集南溟。
忘身直犯黄茅瘴,满意初成白塔铭。
寄我泪痕归万里,遥知露滴涧松青。
梵文Mahāyāna(摩诃衍那)的意译。公元一世纪左右逐步形成的佛教派别。在 印度 经历了中观学派、瑜伽行派和密教这三个发展时期。北传 中国 以后,又有所发展。“大乘”强调利他,普度一切众生,提倡以“六度”为主的“菩萨行”,如发大心者所乘的大车,故名“大乘”。《法华经·譬喻品》:“初説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 唐 张祜 《题画僧》诗之二:“终年不语看如意,似证禪心入大乘。” 苏曼殊 《遁迹记》:“大乘,正理也。宜改先执,务从圣旨。”
佛教语。三种布施之一。谓宣讲佛法,普度众生。出家人多行法施,在家人多行财施。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yi{1-1}解·释昙鉴》:“浑浑法施,弗緇弗涅。”《说郛》卷八五引 宋 张商英 《护fa{1|1}论》:“财施犹轻,法施最重……比之如来大慈,法施诚諦之语,感通八部龙天,震动十方世界。”
苏辙名句,成都僧法舟为其祖师宝月求塔铭於惠州还过高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