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爱山水,赏心千载同。
结茅依翠微,伐木开蒙笼。
孤峰倚青霄,一径去不穷。
候客石苔上,礼僧云树中。
旷然见沧洲,自远来清风。
五马留谷口,双旌薄烟虹。
沉沉众香积,眇眇诸天空。
独往应未遂,苍生思谢公。
(1).同“ 马流 ”。《新唐书·南蛮传下·环王》:“又有 西屠夷 盖 援 还留不去者,才十户, 隋 末孳衍至三百,皆姓 马 。俗以其寓,故号‘马留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境异》:“ 马伏波 有餘兵十家不返,居 寿洽县 ,自相婚姻,有二百户,以其流寓号 马留 。衣食与华同。” 清 惠士奇 《送陈秋田先生之官长宁》诗:“邑里时逢乌蜑户,居民半是 马留 人。”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马,氏也, 援 ( 马援 )之溃卒为 马留 ( 隋 唐 时称 马留 ,今曰 马来由 )。其种族又因姓氏起云。”
(2).猴子。《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宋朝杂记下》引《桐江诗话》:“ 吕惠卿 察访 京东 , 吕 天资清瘦,语话之际,喜以双手指画,社人目之曰‘説法马留’,又凑为七字曰‘説法马留为察访’。”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今世猴为马留,与其人形似耳。”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四·猕猴》。参见“ 马流 ”。
(1).山谷的出入口。《六韬·分险》:“衢道谷口,以武衝絶之。” 唐 王维 《归辋川作》诗:“谷口疎鐘动,渔樵稍欲稀。” 清 黄景仁 《偕邵元直游吾谷》诗:“此间看山復看枫,谷口敞与平原同。”
(2).古地名。又名 瓠口 。在今 陕西 礼泉 东北。 西汉 于此置 谷口县 , 东汉 废。因位于 九嵕山 东、 仲山 西,当 泾水 出山之处,故谓之 谷口 。古时相传为 黄帝 升仙的地方。也称 寒门 。《汉书·郊祀志上》:“其后 黄帝 接万灵 明庭 。 明庭 者, 甘泉 也。所谓 寒门 者, 谷口 也。”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 黄帝 升仙之处也。”又注:“ 谷口 , 仲山 之 谷口 也……以 仲山 之北寒凉,故谓此谷为 寒门 也。”
(3).古地名。在今 陕西 淳化 西北。 秦 时于此置 云阳县 。《战国策·秦策三》:“ 范雎 曰:‘大王之国,北有 甘泉 、 谷口 。’” 鲍彪 注:“在 云阳 。” 西汉 末年,高士 郑朴 (字 子真 )曾隐居于此。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谷口 郑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於京师。” 唐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诗:“ 谷口 郑子真 ,躬耕在巖石。” 王琦 注引《雍录》:“ 谷口 在 云阳县 西四十里, 郑子真 隐於此。”后借指隐者所居之处。 元 杨奂 《得邳大用书复寄》诗:“ 谷口 知何似,他年愿卜隣。” 清 钱谦益 《高邮道中简顾所建》诗:“负耒我今归 谷口 ,惊弓君莫问壶头。”
(1). 唐 代节度领刺史者出行时的仪仗。《新唐书·百官志四下》:“节度使掌总军旅,顓诛杀。初授,具帑抹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辞日,赐双旌双节。”
(2).泛指高官之仪仗。 唐 李商隐 《为怀州李中丞谢上表》:“赐以竹符之重,遂使 霍氏 固辞之第,早建双旌。” 徐炯 注:“双旌唯节度领刺史者有之,诸州不与焉。今则通用为太守之故事矣。” 元 刘忠之 《太常引·送郭复斋》词:“何处望双旌,泛千里孤舟月明。” 明 王世懋 《送李太史元甫册封蜀藩》诗:“玉检金泥出大庭,双旌万里去冥冥。”
(3).借指高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倘或无知猖獗,突犯双旌,虽手握兵符,徵调不及,一时亦无如之何。”参见“ 双节 ”。
云天中的彩虹。 南朝 宋 鲍照 《望孤石》诗:“蚌节流綺藻,辉石乱烟虹。” 唐 常建 《湖中晚霁》诗:“烟虹落镜中,树木生天际。” 唐 李白 《东武吟》:“君王赐颜色,声价凌烟虹。”
刘长卿名句,题萧郎中开元寺新构幽寂亭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