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首页 - 诗词名句 - 鞭笞鸾凤地行仙,变化鹍鹏背负天

鞭笞鸾凤地行仙,变化鹍鹏背负天

出自宋代胡寅《初冬快晴陪宣卿叔夏游石头庵过三生藏穷深极》:

鞭笞鸾凤地行仙,变化鹍鹏背负天
他日寓言真二九,只今功行已三千。

查看所有胡寅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鞭笞鸾凤

谓仙人鞭策凤鸾乘之以行。比喻闲逸、高雅的生活。 唐 韩愈 《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见寄并呈上钱七兄阁老张十八助教》诗:“上界真人足官府,岂如散仙鞭笞鸞凤终日相追陪。” 方世举 注:“上界真人比 云夫 ,亦兼比 钱徽 ,散仙乃公自比,亦兼比 张籍 。言 云夫 给事宫中,走马看花,未极有趣。不如我等閒官,纵游无禁也。”亦作“ 鞭鸞笞凤 ”、“ 鞭麟笞凤 ”。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先君 竹谷 老人送以诗云:‘怨鹤惊猿辞旧隐,鞭鸞笞凤总新知。’” 宋 裘万顷 《喜范光伯相过》诗:“安得飞腾九霄外,鞕鸞笞凤日相陪。” 元 李孝光 《送陈君礼之婺女兼寄徐仲礼》诗:“鞭麟笞凤作官府,往往吹笙碧云里。”

地行仙

(1).原为佛典中所记的一种长寿的神仙。《楞严经》卷八:“人不及处有十种仙: 阿难 ,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 阿难 ,是等皆於人中鍊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絶於人境。”后因以喻高寿或隐逸闲适的人。 宋 苏轼 《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诗之一:“先生真是地行仙,住世因循五百年。”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寿南涧》词:“上界足官府,公是地行仙。” 明 唐寅 《题自画守耕图》诗:“昨日三山降除日, 长沮 同拜地行仙。”

(2).比喻远行的人。 宋 文天祥 《怀则堂实堂》诗:“中夜想应发深省,故人南北地行仙。”

变化

变化 (biànhuà) 事物产生新的状况 vary;change 初渐谓之变,变时新旧两体俱有;变尽旧体而有新体,谓之化。——《礼记·中庸》疏 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则天道变化,不主故常是正。——〔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鹍鹏

(1).传说中的大鸟名。语本《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鯤,鯤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鯤,后讹为“鵾”。常以“鵾鹏”比喻才能卓异、志向高远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鵾鹏戾赤霄以高翔,鶺鴒傲蓬林以鼓翼。” 唐 孟郊 《立德新居》诗之三:“仰笑鵾鹏辈,委身拂天波。” 明 张居正 《赠国子马生行》:“鵾鹏跛躄风尘中,驊騮伏櫪盐车下。” 梁启超 《饮冰室诗话》九二:“海外鵾鹏忆鷽鳩,蟪蛄朝菌各春秋。”

(2).指鲲和鹏。 唐 白居易 《禽虫十二章》诗之二:“蛙跳蛾舞仰头笑,焉用鵾鹏鳞羽多。”按,鳞指鵾言,羽指鹏言。鵾,当作“鯤”。

背负

背负 (bēifù) 用背驮 carry on the back 背负着衣包 承当;担负 be entrusted with 背负着人民的希望

胡寅名句,初冬快晴陪宣卿叔夏游石头庵过三生藏穷深极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猜你喜欢
应用推荐
诗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