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侯笔下波涛宽,新诗示我清且闲。
谁能辛苦学饭颗,格辙已到元和间。
春寒十日不出户,坐想江柳分烟鬟。
东坡老仙有奇句,析韵琢句光斓斑。
疾雷一洗牛蚁闹,羯鼓略惊桃李顽。
周郎知音亦已久,促车着语谁当删。
大弨六钧古称重,汝自力弱无由弯。
胡为坎坎事嗤点,今古可笑儿童孱。
乡关春物入意匠,水光花气相回环。
莫嫌众口乱如沸,当见三耳生其颜。
嗟吾和诗虽已晚,识君妙意存高山。
告君诗妙须饮酒,社瓮一醉宁当悭。
和答他人诗作的诗。有的同韵,有的不同韵。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古来但有和诗无和韵, 唐 人有和韵尚无次韵,次韵实自 元 白 始。” 清 沉初 《西清笔记》卷一:“六月,上命回京。諭曰:‘汝在此,不过得汝和诗而已。’”
灵妙的意想,灵感。 明 高启 《青丘子歌》:“妙意俄同鬼神会,佳景每与江山争。”
深奥的意义。妙,通“ 眇 ”,深远。《关尹子·九药》:“非言非意在彼微言妙意之上。” 宋 苏轼 《惠州李氏潜珍阁铭》:“悼此江之独西,叹妙意之不陈。”
(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其得人心如此”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杜氏新书》:“今吾亦冀众人仰高山,慕景行也。”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举举西州士,来为邦国华。艺文尤尔雅,经术自名家。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参见“ 高山景行 ”。
(2).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
(3).少数民族名。 清 魏祝亭 《两粤傜俗记》:“其在西者,种凡三:曰 高山 ,曰 花肚 ,曰 平地 。”
朱槔名句,徐彦猷以仇池诗句为韵作诗十四章见示答之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