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
拼音:wéi ,部首:水,
卷号:十一上,反切:以追切
濰新华字典
濰說文解字
濰
水。出琅邪箕屋山,東入海。徐州浸。《夏書》曰:「濰、淄其道。」从水維聲。
濰說文解字注
濰水。出琅邪箕屋山。東入海。
段注:琅邪郡箕,見《前志》。故城當在今山東沂州府莒州境。《前志》箕下云:《禹貢》維水,北至都昌入海。過郡三。行五百二十里。兖州𡩻也。《水經》曰:濰水,出琅邪箕縣濰山。東北過東武縣西。又北過平昌縣東。又北過高密縣西。又北過淳于縣東。又東北過都昌縣東。又東北入於海。【按】屋山在今莒州西北九十里。《水經注》曰:濰山屋山及《淮南子》云出覆舟山,實一山也。今濰水出莒州西東北箕屋山。東南流,入靑州府諸城縣畍。逕萊州府高密縣畍。又北逕安邱縣東。又北流,入萊州府昌邑縣畍。又東北入海。曰淮河口。與古水道合。漢都昌城在今昌邑縣西。
徐州浸。
段注:徐當作兖。《職方氏》:河東曰兖州。其浸盧維。鄭云:盧維當爲雷雍。班志則云維,兖州浸。不改字也。許云兖州浸亦同。
《夏書》曰:濰湽其道。
段注:許《水部》無湽字。此湽葢俗加水旁耳。《周禮》作葘。《漢志》作甾。古字也。濰甾其道。《禹貢・靑州》文。
从水。維聲。
段注:以追切。十五部。【按】《地理志》述《禹貢》作維。今版本作惟,誤。琅邪箕下云:《禹貢》維水。蒙上文言也。其靈門下,横下,折泉下皆作淮。則轉寫之誤。葢班从今文《尙書》作維。許从古文《尙書》作濰。《左傳》襄十八年作維。音義曰:本又作濰。今山東土語與淮同音。故竟作淮字。
濰说文系传
水,岀琅邪箕屋山,東入海。從水維聲。徐州濅。《夏書》曰:「濰淄其道。」
鍇注:臣鍇按:《漢書》:「濰出琅邪箕縣,北至昌都入海,過郡三行五百二十里。」
0
纠错/补充